有作必有受,须知无受者。
昔日与今时,互换形皆假。
稽首狮子尊,痴人徒嗟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有作必有受,须知无受者。
昔日与今时,互换形皆假。
稽首狮子尊,痴人徒嗟呀。
注释:
- 有作必有受:意味着任何作品或行为都需要接受某种形式的认可或反馈。
- 须知无受者:强调了接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接受就没有真正的完成或理解。
- 昔日与今时:指的是过去和现在,表明时间的变迁对事物的影响。
- 互换形皆假: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的事物形态都是暂时的、虚构的。
- 稽首狮子尊:这里的“稽首”是一种古代的礼节动作,表示尊敬;而“狮子尊”则可能是指尊贵或权威的象征。
- 痴人徒嗟呀:形容那些愚蠢的人只会空谈,却没有实际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形态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所有事物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如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儒家的”知天命”等观念都包含了类似的思想。
诗中通过”昔日与今时,互换形皆假”这两句表达了时间对于事物的改变作用,以及事物形态的虚幻性。”稽首狮子尊”可能象征着权力或者地位的象征,而”痴人徒嗟呀”则是批评那些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些道理的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一种关于时间、变化、接受和智慧的普遍真理,鼓励人们要有开放的心态,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