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声。
居心苟不静,山水是非生。
请看金马门,谁辨浊与清。

【注释】

山翠亦有色:山青翠的颜色也是有的。

溪流亦是声:溪水流动的声音也是有的。

居心苟不静:如果心不平静。

山水是非生:是和非就会产生。

金马门:汉宫门名,这里指宫廷。

谁辨浊与清:谁能分辨清浊?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喻人,以自然景物的动静来比喻人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居心苟不静”则“山水是非生”的哲学思想。

首句中的“山翠”“溪流”,都是自然界中具体的事物。“山翠”是静态的,“溪流”是动态的;“有”和“亦”都是形容词语,用来描绘这些事物,使它们具有了颜色和声音。诗人用这两句诗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

次句中的“居心苟不静”,也是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在这里,“居心”是指一个人的心态,“苟不静”是指心态不宁静。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语,用来描述心态。诗人用这两句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人的内心世界的画面。

第三四句中的“金马门”和“浊与清”都是人的具体事物。“金马门”是汉代宫中的门,是富贵的象征。“浊与清”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代表了好坏、善恶。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语,用来描述人的状态。诗人用这两句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人的行为举止的画面。

最后一句中的疑问句“谁辨浊与清”,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里的“辨”字,是动词,表示判断、识别的意思。这里的“浊与清”指的是人的好坏、善恶。这两个词都是名词,用来代表人的状态。诗人用这两句问话的方式为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善恶。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