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注释:

  1. 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防微:预防微小的事物。犹或疏:仍然可能忽视。弛其太:放松警惕。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小事的忽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观点。

  2.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星星:比喻小的不良行为或思想。燎原:形容火势蔓延开来。涓涓:细小的水流。这句诗比喻小错误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逐渐演变成大问题。

  3.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内心:指内心的想法或情感。芒忽:比喻内心的波动或矛盾。相续:连续不断。这句诗表达了内心的波动或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对人造成危害。

  4.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咄哉:感叹词,表示惊讶。野千流:比喻众多的人。口口矜无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能自满于没有障碍。这句诗强调了每个人都有缺点,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5.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神明:形容人的精神或者才华。至耸:非常高明。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恬莫怪:平静地不感到奇怪。这句诗表达了即使一个人非常优秀,也不应该因此而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6.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安得:怎么能够做到。持身者:指有品德、有能力的人。终始期勿败:始终如一地保持正直,不要失败。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有品德、有能力的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一直保持正直,不因外界诱惑而改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担忧和警示。诗人认为,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可能积累成为大的问题,因此要有预防之心;小的缺点和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相互尊重、理解;即使一个人非常优秀,也不应因此而骄傲自满,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关心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