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过东鲁,敛策入白门。
白门我久游,故迹应尚存。
板桥通秦淮,高楼近长干。
虽无钟山松,雨花可盘桓。
旧识如相问,休言雪窖寒。

注释:

阿字行后作七首:指杜甫的《阿房宫赋》。

乞食:讨口,讨饭。

东鲁:今山东曲阜。

敛策:收起马鞭,意思是准备回家了。

白门:即南京城西门。

我:我这个人。

久游:长期游历。

故迹:过去的遗迹、旧迹。

板桥:秦淮河上的石桥。

秦淮:即秦淮河,是流经南京城的一条河流。

高楼:高高的楼阁,泛指豪华的居所。

长干:长干里。古地名,在南京城南。

虽无钟山松:即使没有钟山的松树。钟山,在南京市东北。

钟山松:钟山的松树。钟山松因山势险峻而常青不老。

雨花:形容景色美丽迷人。

可盘桓:可以停留下来欣赏。

雪窖:比喻清苦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阿房宫赋》的姊妹篇,也是杜甫晚年的一首咏史诗。

全诗共四句,内容上与《阿房宫赋》相呼应。第一句“乞食过东鲁”,说明诗人从东鲁出发,到金陵去讨饭;第二句“敛策入白门”,表明诗人已到了金陵城下,要准备进城了;第三句“白门我久游”,说明诗人对金陵非常熟悉,他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第四句“故迹应尚存”,说明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诗人相信金陵城里仍然保留着过去的痕迹。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深深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人又回到了《阿房宫赋》中的话题。“板桥通秦淮,高楼近长干”,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秦淮河边上有一座坚固的木板桥,连接着繁华的长干区;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让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话既是对金陵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上辉煌金陵的回顾和怀念。

诗人用“旧识”一词来表达自己与金陵的深厚感情。他说:“虽无钟山松,雨花可盘桓。”意思是说,虽然现在没有钟山的松树,但是雨花台的美名依然流传千古,值得我们驻足欣赏。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