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
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
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
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金塔寺》之一。下面是对每句的注释:
前年驻跸峰 - 前年:指的是诗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驻跸峰:指当时皇帝在这个地方停留。
去年文殊寺 - 去年: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文殊寺:指当时皇帝访问过的寺庙。
到处名且过 - 到处:表示到处,名且过:意即游览或参观。
由来无定止 - 由来:一直以来,无定止:没有固定的停留之地。
渴不过一瓢 - 渴:感到口渴,不过:不超过,一瓢:指一杯水。
饥不过箪食 - 饥:感到饥饿,不过:不超过,箪食:古代的一种小饭盒。
为生已有馀 - 为生:生活,已有馀:足够了。
乐哉颜氏子 - 乐哉:高兴的样子,颜氏子:指颜回,他是孔子的学生,以好学而著称。
译文:
去年我曾在文殊寺驻足,前年我也曾经在峰顶驻留。
我到访的地方太多,但我从未有固定的停留。
喝水时我从不贪多,最多也就喝个半瓢;吃饭时我吃不饱也吃不着。
因为我的生活已经很富足,所以我感到十分快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李白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他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物质需求不高,但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到处名且过”表明他游历四方、见识广博,但并没有过分执着于任何一个地方或事物。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和洒脱。同时,诗中“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