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入江城晚,秋光能几时。
竹高霜后节,花发岁寒枝。
古砌添新藓,苍藤绕旧篱。
菜根如有待,长向雨中滋。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写秋日景色。颔联写秋景中的物象。颈联写秋景中的生活情态。尾联以菜根比喻诗人的人格与志趣。
【答案】
译文:
刚进入江城傍晚,秋天的光辉能持续多久呢?
竹子高挺于霜后节,花儿在岁寒天里绽放出花枝。
古老的台阶上增添了新苔藓,苍老的藤萝缠绕着旧篱笆。
蔬菜根须仿佛还有生长的欲望,长向雨季滋润滋长。
赏析:①“乍入江城晚”,点明自己来到江城的时令,即秋季,“乍”字写出初到时的新奇感和惊喜之情,也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
②“秋光能几时”,感叹时光易逝,光阴如梭。“秋光”既指大自然的景象,又指人的青春年华,是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的统一体。
③“竹高霜后节”,写竹子的高洁傲岸;竹子在霜雪之后,便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花发岁寒枝”,“岁寒枝”暗含了作者的身世遭遇。“花发岁寒枝”意谓梅花开在冬天,不惧严寒,象征作者虽处在逆境中仍要坚强。
⑤“古砌添新藓”,“苔痕映阶绿”,写庭院里的青苔已长满台阶,说明时间已经很久远了。而青苔是耐腐生土之物,它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
⑥“苍藤绕旧篱”,苍劲的藤条缠绕着老园篱,这藤蔓的缠绕,也隐喻着人生的坎坷曲折。
⑦“菜根如有待”,“待”在这里是动词,表示“像有”、“仿佛”。意思是说:菜根虽然不像竹子、梅花那样有名贵的品格,但它们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的愿望。
⑧“长向雨中滋”,这里的“滋”是动词,表示“生长”、“发育”的意思,意思是说:菜根虽然不能像松树那样不畏风霜、屹立不倒,但却能在雨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从而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