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
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
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
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

【注释】

正:正是

喜:高兴。

太平日:太平年华,指国泰民安的时期。

田舍翁:乡村老汉。

焚书谢政府:指焚毁书籍表示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长:生长,这里指开花、结果。

已任:即“任”,承受。

头颅改:指人的头被砍了。

希夷:道家的养生法。睡法:指睡眠的方法。

许谁同:可以和谁一起共度余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卢方伯写的一首七绝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年代的向往,对卢方伯的尊敬与赞美。全诗用典贴切,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

诗中“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年代的向往和对农民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田舍翁”自诩,表达了自己的平民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府政策的感激之情。焚书谢政府,可以理解为在太平年代里,人们可以安心从事生产活动,不需要担心战争的威胁,因此可以焚毁书籍以表达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开径长秋蓬,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农田的景象,秋蓬盛开,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既然已经承受住了命运的打击,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困境而叹息。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作者追求的生活理想。

“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则是对卢方伯的赞美。希夷,是指道家的一种养生法,相传是老子所创。高枕,意为安卧无忧无虑。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希望卢方伯能像道家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卢方伯的尊重和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