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终当合,应怜解佩难。
倚天曾耀日,抵掌独登坛。
价比南金重,光腾北斗寒。
沛公西略地,三尺定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为纪念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而作。诗中借“古剑”来比喻杨贵妃的美貌和才艺,以“沛公西略地,三尺定长安”来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盛世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首句“古剑”,点出主题,诗人用“神物终当合”来形容古剑的非凡气质,暗指杨玉环的美丽与才艺。第二句“应怜解佩难”,诗人同情杨贵妃被赐死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她与唐玄宗之间的深厚感情。第三句“倚天曾耀日”,“倚”字用得生动形象,描绘出宝剑锋利无比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唐玄宗在位期间的威风八面。第四句“抵掌独登坛”,形容杨贵妃在宫中的地位崇高、尊贵无比,同时也反映了她的美貌足以让唐玄宗为之倾倒。第五句“价比南金重”,将宝剑比作价值连城的宝物,既赞美了宝剑的珍贵,也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深深眷恋。第六句“光腾北斗寒”,用北斗星的光芒来形容宝剑发出的强烈光芒,既表现了宝剑的锋利无比,也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敬仰之情。第七句“沛公西略地,三尺定长安”,用刘邦平定关中的历史典故来形容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恢复大唐盛世的过程,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大唐盛世的憧憬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剑的非凡气质、赞美杨贵妃的美丽与才华、表现唐玄宗的威风八面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唐朝盛世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古剑和杨贵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此外,诗中的许多意象如“倚天”、“抵掌”、“光腾北斗寒”等,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