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入郊原思万重,山家砧杵乱云中。
雨馀曲巷添新藓,夜午商风拂素桐。
千里谁家吹玉笛,一缄何处觅飞鸿。
松堂笔砚封尘久,欲赋闲居愧未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凉入郊原思万重,山家砧杵乱云中。

译文:
凉风已经吹入了郊外的原野,我的心情沉重如同万重山峦。山里的人家正在捣衣,声音与飘动的白云相融合。

注释:
凉入郊原 - 天气变得凉爽,进入了郊外的原野。
思万重 - 心情沉重,有万般思念。
砧杵 - 古代妇女用来捣衣服的木棒和石锤。这里指的是捣衣的声音。
乱云中 - 在飘散的云彩中。

赏析:
首句“凉入郊原思万重”直接描写了初秋时节的天气和诗人的感受。凉气已经侵入郊外的原野,而作者的心情却像万重山峦一样沉重。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山家砧杵乱云中”进一步描绘了捣衣声的背景。捣衣声在飘散的云彩中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感觉。这里的“乱云中”既形容了云彩的形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接下来的诗句“雨馀曲巷添新藓”则转入了室内场景。雨后的新苔藓让曲巷更加清新,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的“曲巷”可能是指诗人的居所附近的小巷子,而“新藓”则是指新长出来的绿苔。这个细节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夜午商风拂素桐”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述。商风在这里指西风,拂过素桐即白色的梧桐树。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画面,商风吹过梧桐树,使得树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里的“夜午”表明时间是傍晚。

第四句“千里谁家吹玉笛”则是想象远方有人吹起玉笛的情景。这里的“谁家”可能是一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好奇和思念。玉笛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温暖。

最后一句“一缄何处觅飞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这里的“缄”是信件的意思,诗人在寻找飞向远方的信使——大雁。然而,由于不知道它们的位置在哪里,诗人只能空怀期待,无法寄出自己的思念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结尾两句“松堂笔砚封尘久,欲赋闲居愧未工”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谦。松堂里的笔墨已经被灰尘覆盖很久了,但是诗人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能够自如地写作的水平。这里的“愧未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造诣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写作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