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谁能辨姓名,翩翩鸾凤喜和鸣。
如何盖日频相语,似为前身怨未平。
词客共怜鹦鹉赋,行人休问鹧鸪声。
若教倚树深藏舌,应笑攒眉过此生。
百舌(一作《鹦鹉赋》)
百鸟谁能辨姓名,翩翩鸾凤喜和鸣。
如何盖日频相语,似为前身怨未平。
词客共怜鹦鹉赋,行人休问鹧鸪声。
若教倚树深藏舌,应笑攒眉过此生。
【注释】:百舌鸟,即鹦鹉。百种鸟中只有鹦鹉会说话,因此诗人以百舌比喻能言善辩的人。“百鸟”三句,写鹦鹉的聪明、灵巧、善于模仿人的语言,与鸾凤交相和鸣。后两句,诗人感叹百舌鸟虽能说人话,但终究不能忘情于旧主,其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百舌鸟来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受。
首句“百鸟谁能辨姓名”,点出了百舌鸟的特点,就是能说人话,而且能说得如此流利准确,所以它才被人称为“鹦鹉”。第二句“翩翩鸾凤喜和鸣”,则是说百舌鸟虽然能够说人话,但是仍然喜欢模仿鸾凤的叫声,这一句既是对百舌鸟的描写,同时也是诗人对于百舌鸟的赞美和肯定。
三、四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说明。诗人通过“盖日频相语”和“似为前身怨未平”两个具体事例,进一步说明了百舌鸟善于模仿人言的特点。诗人在这里用了“盖”、“频”、“为”等词语,都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让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而“怨未平”这一部分,则是诗人对百舌鸟的深刻理解,他看出了百舌鸟之所以要模仿人言的原因,正是因为它内心充满了怨恨。这种怨恨,可能是由于被主人遗弃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值得同情和理解,因为百舌鸟毕竟是一个弱小的生物,它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生存下去。
诗人又通过“词客共怜鹦鹉赋”来进一步描绘百舌鸟的形象。这里的“词客”指的是那些擅长诗词歌赋的人,而“鹦鹉赋”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关于鹦鹉救主的故事,这个故事让百舌鸟也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诗人还通过“行人休问鹧鸪声”这一部分,来衬托和突出百舌鸟的特点。鹧鸪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但是它的声音却很难听,人们往往因此而对它不屑一顾,甚至有人还会嘲笑它的叫声。然而,正是这些嘲笑和鄙视,反而激发了人们对百舌鸟的热爱和关注。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若教依树深藏舌”和“应笑攒眉过此生”两个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如果百舌鸟能够像树木一样深藏自己的舌头,那么它就不会受到那么多的痛苦和伤害;如果它能笑着面对这一切,那么它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百舌鸟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同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学会关爱和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要轻易地伤害和抛弃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