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涯易到秋,阴森松竹倚山楼。
怀高霄汉从风雨,倦倚匡床听鹁鸠。
三藏岂须归白马,五千何用觅青牛。
柴门寂寞烽烟外,不信人间有许由。
译文:
夏日易逝转瞬即秋,阴森松竹倚山楼。
怀揣高远梦想随风雨,疲惫地倚在匡床听鹁鸠。
三藏何必归白马,五千何用觅青牛。
柴门寂寥烽烟外,不信人间有许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慨。
“夏日生涯易到秋”: 这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夏日虽美好但转眼即逝,秋天的到来也预示着夏天的结束。
“阴森松竹倚山楼”: 描述诗人在山中看到阴森的松树和竹子,它们倚靠在山楼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气氛。
“怀高霄汉从风雨”: “高霄”可能指高山或高处,“霄汉”常用来形容天空或极高的地位,这里表达诗人心怀高远,愿随风风雨历练,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倦倚匡床听鹁鸠”: “匡床”是一种古代的一种床,可能较为简陋。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因疲倦或心力交瘁而倚靠在简陋的床上,静静地倾听着鹁鸠(一种鸟)的啼鸣。
“三藏岂须归白马,五千何用觅青牛”: “三藏”在这里可能是对佛教修行者的一种称呼,“白马”和“青牛”是佛教中的交通工具,用来比喻精神或修行上的追求。此句表达诗人认为追求精神上的成就比物质上的积累更为重要。
“柴门寂寥烽烟外,不信人间有许由”: “柴门”指的是简陋的木门,“烽烟外”意味着远离尘嚣,与外界隔绝。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最后一句“不信人间有许由”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许由的故事,他放弃了权力和财富,选择了一个无欲无求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方式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精神和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