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暗郊原春尚寒,一行车马驻云间。
山祠酌酒千杯剧,野寺寻僧半日闲。
欲问沧洲终觉远,回看紫岫若为攀。
溪声竹影娟娟媚,不信峰头老更顽。

【注释】

郊原:郊外的原野。云间:云雾缭绕的山岭之间。沧洲:指隐逸者所居之地。紫岫:紫色的山峰,泛指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宣明府许明府家中与许明府、逸林便道见过后所作。首联写诗人在许明府家中留宿的情景;颔联描写了作者对庐山之行的兴致之高;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涯的羡慕之情。

首联中“郊原”二字交代了地点,“雨暗”二字点明了天气,“春尚”二字表明了季节,“寒”字则表达了气候的寒冷之感。

颔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描绘了作者在庐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山祠酌酒千杯剧”,描述了作者在山间的寺庙中饮酒的场景,酒量之大,仿佛能与千杯相媲美。而“野寺寻僧半日闲”,则描绘了诗人在寻找僧侣的过程中度过的闲暇时光。这两句诗通过对酒量和时间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饮酒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颈联则是对尾联的进一步展开。“欲问沧洲终觉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之地的思念之情。他想要找到那片遥远的沧洲,去感受那里的宁静与美好。“回看紫岫若为攀”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攀登峰顶的渴望之情。他想要站在峰顶俯瞰整个庐山,感受那份壮丽与豪情。

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涯的羡慕之情。“溪声竹影娟娟媚,不信峰头老更顽”两句,通过描绘溪流的声音和竹子的影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因为他认为隐居生活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以纪游的形式,描绘了庐山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