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逊牡丹,色香皆第一。
珍重花开时,灌溉先秋日。
沃土培根株,尘坌非所择。
香臭本殊途,欣厌互施设。
用厌以为欣,即臭成香洁。
物理无美恶,人心有同别。
君子道岂常,仁智分畛域。
万类同一花,芳秽待时节。
忘秽得花情,爱花因人热。
随世呼马牛,倒想何能及。
但看春明林,我心终匪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牡丹》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培牡丹

  • 名花逊牡丹: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因此这里用“名花”来比喻牡丹,表示牡丹的地位非常高。
  • 色香皆第一:强调了牡丹的颜色和香味都是无可挑剔的,是最美的。

译文与注释

牡丹因其出众的美貌和香气而被视为花中之王,其颜色与香味在众多花卉之中独占鳌头,无与伦比。

珍重花开时

  • 灌溉先秋日:秋天为牡丹提供必要的水分,确保它能够盛开。
  • 沃土培根株:肥沃的土地可以培养出健康的牡丹植株。
  • 尘坌非所择:泥土中的尘埃并不是牡丹生长所必需的,所以不是选择的对象。

译文与注释

在秋天到来之前,要确保牡丹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以支持它的成长。肥沃的土地对牡丹的生长至关重要,而尘土和其他杂质则不是必须的。

用厌以为欣

  • 用厌:使用,即使用的意思。
  • 即臭成香洁:即使牡丹本身带有一些臭味,但它经过人们的喜爱和欣赏后,会变得纯洁无瑕。

译文与注释

我们可以用不喜欢的东西来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即使是那些看似有缺陷或不完美的事物,通过我们的欣赏和理解,也会变得美好和纯洁。

物理无美恶

  • 物理无美恶: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体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
  • 人心有同别:然而,人们的心却有着不同的偏好和标准。
  • 君子道岂常:君子的道德标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译文与注释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体没有所谓的“美”或“不美”,但人的审美观念却是主观和多样的。君子的道德准则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万类同一花

  • 万类同一花:所有的花卉都有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花。
  • 芳秽待时节:花朵的美丽与否取决于特定的时机和条件。

译文与注释

所有的花卉都拥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是花。而花朵的美丑则是受到时间和条件影响的,需要恰当的环境和时机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魅力。

忘秽得花情

  • 忘秽:忘记那些不美好的事情。
  • 得花情:获得对花的情感和欣赏。

译文与注释

当我们专注于欣赏花朵的美丽时,我们就能够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物,并从中获得对花朵的深厚感情和欣赏。

随世呼马牛

  • 随世:顺应世俗。
  • 呼马牛:指对普通人来说常见的事物。
  • 倒想何能及:尝试去理解或模仿这些平凡的事物是多么困难。

译文与注释

顺应世俗的观点来评价事物是很自然的,但试图去理解和模仿那些普通而平凡的事物是不可能的。

但看春明林,我心终匪石

  • 但看:只考虑或者观察。
  • 春明林:春天明亮的树林。
  • 我心终匪石:我的心始终不是石头。
  • 匪石:不是石头。
  • :最终。
  • :不是。

译文与注释

我只关注春天明亮的树林,因为我的心情并非如石头般坚硬和冷漠。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次思考和总结。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审美观的独特见解,即美丑的标准因人而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提倡用心去感受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多样性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