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秀中野,山气秋逾清。
云高碧松偃,月冷丹枫明。
猿鹤对巢语,烟霞绕林生。
中有绿发人,石上吹玉笙。
寻丹勾漏井,醉酒维扬城。
锦鞯饰白马,豪侠类横行。
谁知守雌意,默默解天刑。

【注释】

南山秀中野:南山的秀气,在田野上显得格外清幽。

山气秋逾清:深秋的山气更加清冷。

云高碧松偃:白云缭绕在苍翠的松树之上。

月冷丹枫明:月亮冷清,丹枫(红枫)明亮耀眼。

猿鹤对巢语:猿和鹤在树上相对而居,好像在交谈。

烟霞绕林生:云雾缭绕在树林之中。

绿发人:道士。绿头巾是道教中隐士的标志。

石上吹玉笙:在石头上吹奏笙箫。

寻丹勾漏井:寻找传说中的神仙洞府,即勾漏山。

醉酒维扬城:在江边饮酒作乐。维扬指江苏扬州。

锦鞯饰白马:用锦缎装饰马鞍的白马。

豪侠类横行:豪爽的侠客像纵横驰骋的骏马。

守雌意:守持雌性,指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默默解天刑:默默地解除自然规律。

【赏析】

这是写一位隐居山林的老道,他与猿鹤为伴,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生活,吹奏着笙箫,饮酒作乐,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全诗通过描绘隐居老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情趣,表达了对这位隐者的喜爱之情。

此诗描写隐者生活的环境和情趣,表现了隐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南山秀中野,山气秋逾清”二句,点出隐者所在的地方是山野之间。山野之中的秋天景色,更显得清幽空寂。这里既写出了隐者所处环境的特点,又暗示了隐者心境的高远。“云高碧松偃”四句,进一步刻画出隐者所在的环境。白云飘荡在青松之巅,月光下红枫更显鲜艳夺目,猿鹤相依,在枝头鸣叫,烟云萦绕,林木葱郁,一派天然佳境。诗人以“云高”、“月冷”、“碧松”、“丹枫”等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清幽绝俗的山水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之地,感受到那股超然脱尘的气息。

“猿鹤对巢语”,诗人将猿鹤比作人类的朋友,它们相互依偎,和睦相处,仿佛在交流彼此的情感。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猿鹤之间的和谐关系,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关系的赞美之情。“烟霞绕林生”,则进一步描绘出山林之中的神秘色彩。云雾缭绕在树木间,仿佛给山林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整个景象更加迷人。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描绘出隐者的生活状态。“中有绿发人,石上吹玉笙”,诗人发现,在这美丽的山林之中,竟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隐者正在吹奏着玉笙。这一发现既令人感到惊讶,又令人感到欣喜。因为这位隐者的存在,使得整个山林更加鲜活生动,也使得诗人对这一片净土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诗人又描绘出隐者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寻丹勾漏井,醉酒维扬城”,诗人发现这位隐者竟然在寻找传说中的神仙洞府,并醉心于江边饮酒作乐的生活。这一描述既展示了隐者的生活内容,又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身处世俗之外,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人又描绘出隐者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锦鞯饰白马,豪侠类横行”,诗人发现这位隐者竟然骑着一匹锦鞍饰马,威武雄壮地行走在江湖之中。这一描述既体现了隐者的豪迈气概,又展示了他们与世俗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虽然远离尘世,但却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关注着天下百姓的安危。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隐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内涵和更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