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台院,独自在他乡,怕逢佳节。春尽离家忽地,一阳时月。雁书不到衡阳外,盼关山、几多重叠。满城寒雨,一庭衰草,助人愁切。
想儿女、家园欢笑,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勤民揭天勋业。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
疏帘淡月攸县冬至风雨
【注释】攸县:今湖南省攸县。
冬至: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疏帘淡月:稀疏的帘子,淡淡的月光。指冬夜的景色。
“怕逢佳节”:担心在佳节的时候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
“一阳时月”:表示春天即将过去,冬天即将来临。
“雁书不到衡阳外”:形容书信传递困难,无法及时传达信息。
“几多重叠”:表示事情复杂,难以解决。
“满城寒雨”:描述城市中到处都是寒冷的雨水。
“一庭衰草”:形容院子里的草已经枯萎。
“助人愁切”:表达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的情感。
“想儿女、家园欢笑,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勤民揭天勋业。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
【译文】
疏帘淡月下,攸县的冬天里风雨交加。
深沉的台院,独自在他乡,怕逢佳节。春尽离家忽地,一阳时月。雁书不到衡阳外,盼关山、几多重叠。满城寒雨,一庭衰草,助人愁切。
想儿女、家园欢笑,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勤民揭天勋业。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怀词,写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助。全词通过对冬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担忧。
词的开头通过“疏帘淡月”来描绘一个宁静而孤寂的夜晚,接着以“深沉台院”来表明自己身处他乡,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怕逢佳节”则表达了自己在节日时感到的不安和忧虑,因为节日往往意味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压力。
词人用“一阳时月”来形容春天即将过去,冬天即将来临的寒冷天气。这种季节的变化不仅带来了自然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的心情变化。“雁书不到衡阳外”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因为远方的家人和朋友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和绝望,而是继续前行。他用“满城寒雨,一庭衰草”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虽然环境恶劣,但是词人却能够从中找到一丝温暖和安慰。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使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希望和力量。
词人用“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他认为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有活力和激情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不再那么自由和舒适了。因此,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中,享受那份熟悉的温馨和舒适。
这首词通过对冬夜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词,更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