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发都石,薄晓抵焦陵。
云暗树疑暝,风号滩有声。
双眸悬岳色,一梦赘乡情。
岁律忽云暮,扁舟湘水行。
诗句释义
1 发都石:指的是出发的地点,即起点。“发”表示启程,“都石”为地名或地标。
- 凌晨发都石:表明是在清晨时分从某地出发。
- 薄晓抵焦陵:到了早晨,到达了目的地焦陵。
- 云暗树疑暝:天空中云雾密布,树木看起来好像傍晚。
- 风号滩有声:“风号”可能指风声,“滩有声”表明在滩上听到水声。
- 双眸悬岳色:形容眼中景象,如同悬挂在高山之上。
- 一梦赘乡情:“一梦”暗示此行如一场梦,“赘乡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岁律忽云暮:时间不知不觉已接近年尾,天色开始变暗。
- 扁舟湘水行:乘坐扁舟(小船)在湘江上行驶。
译文
清晨我从都石出发,薄晨到达焦陵。
天幕低垂云层厚重,树影摇曳似黄昏。
耳边风声如号角,滩头水响震心弦。
双眼凝望远山翠,思绪纷飞绕故土。
时序匆匆转眼间,湘水边我独行舟。
注释及赏析
- 发都石:都石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渡口或港口,位于今天安徽省境内的大通古镇附近。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南方与北方的关键通道。
- 凌晨发都石:描绘了一幅清晨出发的景象,暗示着旅途的开始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 薄晓抵焦陵:描述了到达目的地的经过,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旅行的距离感。
- 云暗树疑暝:通过描述云层的浓重和树木的摇曳,传达了天气的变化和旅途中的视觉感受。
- 风号滩有声:利用“风号”来形容风声的强烈和响亮,同时“滩有声”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声音。
- 双眸悬岳色:通过眼睛看到的景色,联想到远处山峰的颜色,体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 一梦赘乡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感慨,如同做了一个关于故乡的梦。
- 岁律忽云暮:指出时间的迅速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 扁舟湘水行:描述了乘坐船只在湘江上航行的场景,突出了旅途的流动性和探索未知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乡愁,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