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天分太液池,两涯寒碧蘸涟漪。
浮云万里归青琐,列巘三城展翠眉。
罍罄急呼邻市酒,彩高仍喝胜觥棋。
橘中剩有商山奕,勿剪横斜蔽芾枝。
【解析】
“地僻天分太液池,两涯寒碧蘸涟漪”:地僻天分太液池,指的是京城长安附近的一个湖泊,太液池是汉皇宫中的一座人工湖。太液池的北边是皇家园林中著名的蓬莱山。“太液池”,指昆明湖;“蓬莱山”,指香山。这两句说,地处偏僻,天分高绝的北京附近的一个湖泊(太液池),它的北岸是皇家园林中著名的蓬莱山。太液池之滨,寒气逼人,碧水荡漾。
“浮云万里归青琐,列巘三城展翠眉”:浮云万里,意指京城长安。青琐,指宫廷的门禁制度。三城,指长安城内的三个区域:外郭城、皇城、宫城。翠眉,形容青山秀美。这两句说,天上飘来的浮云,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从长安城出发,向远方飞驰而去。城外的山岭,像美女一样,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秀丽动人。
“罍罄急呼邻市酒,彩高仍喝胜觥棋”:罍,盛酒器;罄,空尽也。“邻”,近。“桮”,酒杯。“瓟”,同“爵”。《史记·郦食其传》载:“郦生为里监门吏,曰:‘诸君幸业,待我弊邑,令淮阳守敬献一卷书,乃可受。’诸君许之。”此处用“邻市酒”比喻郦食其所献的奇计。“彩高”,即彩胜,古时男女相会时,以彩丝系臂上或衣带上作为记号的饰物,后来泛指男女间的情爱之事。“觥”,古代饮酒用的器具。“胜”,胜过。这两句说,当夜幕降临时,人们急切地呼唤着卖酒的商人前来喝酒。这时,人们又拿起了比酒更好的东西——比酒更美味的佳肴和美味佳肴相比,谁吃得多谁就胜过对方,谁吃得多谁就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橘中剩有商山奕,勿剪横斜蔽芾枝”:商山四皓的故事见汉乐府《长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孰为使才?与众异列。严霜降兮凝冬,凋朱颜兮辞春。攀桃李兮不忍别,送君南兮多所知。南国有佳人,京洛多俊士。清扬婉姿正堪比,窈窕淑女应如此。君子好逑,求之若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后以“商山四皓”比喻贤士隐退不仕。弈,围棋。“芾”(fú)枝叶繁茂的样子。这两句说,橘子里还剩有一些像四皓一样的贤人留下的棋子,不要随便地把它们摘下来,不要让那些横斜的枝丫遮蔽了它们。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当时作者官至太子少傅、秘书监、集贤殿修撰等要职,但因直言犯谏被贬出京都长安,最后隐居于河南辉县的箕山之下,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恬淡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第一联写景,描写的是京城长安附近的一个湖泊(太液池)。太液池的北边是皇家园林中著名的蓬莱山。太液池之滨,寒气逼人,碧水荡漾。第二联写人,天上飘来的浮云,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从长安城出发,向远方飞驰而去。城外的山岭,像美女一样,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秀丽动人。第三联写物,当夜幕降临时,人们急切地呼唤着卖酒的商人前来喝酒。这时,人们又拿起了比酒更好的东西——比酒更美味的佳肴和美味佳肴相比,谁吃得多谁就胜过对方,谁吃得多谁就赢得了比赛的胜利。第四联写事,橘子里还剩有一些像四皓一样的贤人留下的棋子,不要随便地把它们摘下来,不要让那些横斜的枝丫遮蔽了它们。
首联先总写长安附近的一个湖泊(太液池),再写它北边的皇家园林中著名的蓬莱山。这两句写景,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描绘出了太液池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太液池位于京师之北,四周环以御园,地势较高,故能俯瞰全城景色。太液池之滨,碧波荡漾,寒气逼人。
颔联由写景转入写人。“浮云”二字,化用《庄子》“朝菌不知晦朔”句意,言天上的浮云,虽经万变,终将消逝,而长安城中的人们对此却浑然不觉;“万里”二字则暗点出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及人们的安于现状的心态。“青琐”一词出自《汉书·王吉传》,指宫廷的门禁制度。这里借指京城长安,言长安城虽然地处偏僻,但天分高绝(意谓京城的地理环境并不妨碍人才的脱颖而出),所以京城附近的一个湖泊(太液池)北边的皇家园林中著名的蓬莱山就显得更加秀丽动人了。
颈联由写景转入写物。这两句写物,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邻”字既指京城附近的一个市集,也暗指京城长安的居民们;“急呼”、“仍喝”二句写人们对酒的热爱和对酒量的较量。“彩高”一词出自《诗经·小雅·车舝》,意为颜色鲜艳的酒尊或酒盏。“胜”字则借用《史记·郦食其传》中的典故,言人们在比拼酒量时所用的物品——彩胜、瓟爵。言当夜幕降临时,人们急切地呼唤着卖酒的商人前来喝酒。这时,人们又拿起了比酒更好的东西——比酒更美味的佳肴和美味佳肴相比,谁吃得多谁就胜过对方,谁吃得多谁就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尾联由人及物,转而写物。“橘中”二字既指京城长安,也暗指京城长安的橘子(橘子产于南方地区),言橘子里还剩有一些像四皓一样的贤人留下的棋子(棋子是围棋用具),不要随便地把它们摘下来,不要让那些横斜的枝丫遮蔽了它们。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恬淡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