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楚江山淑气钟,水亭环翠寄孤峰。
岳灵已降人寰杰,地竦长增紫气重。
梧阁晓来鸣翙凤,草庐春动起蟠龙。
四元勿浪夸前哲,策马源源蹑后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来绣亭
三楚江山淑气钟,水亭环翠寄孤峰。
岳灵已降人寰杰,地竦长增紫气重。
梧阁晓来鸣翙凤,草庐春动起蟠龙。
四元勿浪夸前哲,策马源源蹑后踪。
注释:
- 三楚江山淑气钟:三楚指的是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这里的江山被美好的气息所笼罩。淑气是指美好和谐的气息。钟指的是凝聚、集中。
- 水亭环翠寄孤峰:水亭在美丽的景色中显得格外清新,周围的绿树环绕着它,仿佛是孤立的山峰。
- 岳灵已降人寰杰:岳指的是山,灵指的是神灵,已经降临到人间,成为了杰出的人物。
- 地竦长增紫气重:地耸立着,不断地增加了紫气(祥瑞之气)的厚重。
- 梧阁晓来鸣翙凤:梧阁指的是楼阁,晓来指的是清晨时分,鸣翙凤指的是凤凰在楼阁中鸣叫。
- 草庐春动起蟠龙:草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春动起了象征着力量和生机的蟠龙。
- 四元勿浪夸前哲,策马源源蹑后踪:四元指的是古代四个伟大的贤人,勿浪夸指不要轻易炫耀,策马源源蹑后踪指要追随他们的脚步。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游览名胜三楚山水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首句“三楚江山淑气钟”,展现了三楚之地的自然之美。接着“水亭环翠寄孤峰”描绘了水亭周围郁郁葱葱的景致。第三句“岳灵已降人寰杰”赞颂了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接下来“地竦长增紫气重”表达了对自然界祥瑞之气的向往。第五句“梧阁晓来鸣翙凤”描写了清晨时分,楼阁中的凤凰啼鸣的美景。第六句“草庐春动起蟠龙”则描绘了春天草庐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两句“四元勿浪夸前哲,策马源源蹑后踪”,鼓励我们要学习古代圣贤的精神,不断前进。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