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五十三,赐老致所仕。
今蒙致仕恩,年光六十二。
先致致国猷,再致委家计。
天地一闲身,何物能撄系。
炯炯方寸心,愿从子绝四。
太虚净无云,往来任光霁。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皇帝赐予致仕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 注释: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在五十三岁时被朝廷重用,那时他积极为国家效力。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过去的经历和成就,也暗示了他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反思。
第二句:
- 注释:“赐老”指的是皇帝赐予诗人退休的恩宠。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
第三句:
- 注释:诗人现在获得了退休的恩宠,年龄达到了六十二岁。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第四句:
- 注释:“先致国猷”,指的是首先致力于国家的大计;“再致家计”,指的是其次关注家庭的事务。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在退休后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和个人家庭的双重责任。
第五句:
- 注释:诗人感慨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牵挂了。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超脱物欲的态度。
第六句:
- 注释:炯炯(jǒng jǒng),指明亮的眼睛;方寸心,即心中所想。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圣人那样,内心清明,不被外物所困扰。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品德和清静心态的愿望。
第七句:
- 注释:太虚指的是无限的空间,“净无云”则意味着天空的洁净。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如同这个无限空间一样,没有纷扰,任凭自然光霁。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八句:
- 注释:愿从子绝四,指的是希望像孔子那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
整首诗通过回忆往事、表达感激、展望未来等方式,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