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洞普照,片云障其辉。
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
矧兹道兴废,实维命所司。
尼使或有时,行止非人为。
行矣安所遇,朗赋归来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 “重明洞普照,片云障其辉。”
- 这句的意思是说,天空中有许多明亮的星星,它们像重明洞一样照耀着大地。”重明”在这里指的是星星繁多、明亮的现象。”普照”表示这些星星的光芒覆盖了整个宇宙。”片云”则是指那些遮挡星光的云朵。”障其辉”意味着云朵阻挡了星光的照耀。
- “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雨水和露水难道不是很广阔吗?但是一些微小的东西(如小屋)却能阻止它们的滋长。”雨露”指的是自然界的降水,而”尺蔀”指的是小屋或小山丘等阻挡物。”遏其滋”意味着阻碍了雨水和露水的滋润。
- “矧兹道兴废,实维命所司。”
- 这里的”矧”是一个连词,用于表示转折关系。”兹道”指的是这条道路或者这个时期的情况。”兴废”表示繁荣与衰败。”实维命所司”则是说这取决于天命,即命运的安排。
- “尼使或有时,行止非人为。”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时候会有人(指皇帝或其他统治者)的命令或指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动是人为的。”尼使”可以理解为皇帝的命令或者是上天的旨意。”行止”指的是行动或者行为。
- “行矣安所遇,朗赋归来词。”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出发了,但我在哪里遇到呢?我将写一首明朗的诗歌来表达我的遭遇。”行矣”表示我已经出发,”安所遇”指的是我将要遇到什么。”朗赋归来词”意味着我会写一首明朗的诗歌来表达我的遭遇。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兴衰和命运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星星、雨露、山川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自然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性。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勇敢地前进并创作出美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