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帷见董子,三载不窥园。
登楼有湛生,誓不出庭轩。
针成在磨柱,心坚石自穿。
由此希往圣,岂徒盖前愆。
人皆可为舜,勿谓今无贤。

赠湛生

下帷见董子,三载不窥园。

登楼有湛生,誓不出庭轩。

针成在磨柱,心坚石自穿。

由此希往圣,岂徒盖前愆。

人皆可为舜,勿谓今无贤。

接下来将简要分析这首诗:

  • “下帷见董子”:指孔子弟子曾子(字子舆)下堂整理书籍,以示尊敬,此处用“下帷见董子”比喻学者勤奋治学。
  • “三载不窥园”:形容学习之刻苦,三年未曾踏出过学习的庭院,喻示着对知识的渴求与专注。
  • “登楼有湛生”:以湛若水为例,他登上高楼,立志不为世俗所动。
  • “针成在磨柱,心坚石自穿”:比喻意志坚定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坚持到底,如同磨砺的针可以穿透石头一样。
  • “由此希往圣,岂徒盖前愆”:表达了作者希望追随古人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或遗憾。
  • “人皆可为舜,勿谓今无贤”:引用舜的故事来鼓励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贤人的机会,不应因当前缺乏人才而感到绝望。

可以看出诗人庞嵩对学术的追求、对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后学的鼓励和期待。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