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馀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馀收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自为墓志铭:

山阴徐渭者,少时便对古文词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兴趣愈发强烈。然而,他后来转而追求道学,并跟随长沙公深入研究王氏的宗派学说。他认为道家与佛教相通,于是又向禅学靠拢,但始终未能在文与道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性格中存在着一种贱而懒且直的性格特征,因此他害怕过于高傲的交往,与人相处时显得并不亲切,这使他在社交场合中颇受非议。然而,尽管他表现出了傲慢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却最终也没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情感归属。

译文:

山阴的徐渭,早年便痴迷于古文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文学的热情愈发浓厚。然而,他后来转向追求道术,并跟随长沙公深入研究王氏宗派学说。他认为道家与佛教相通,于是又向禅宗靠拢,但始终未能在文与道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一种贱而懒且直的特点,所以他害怕过于高傲的交往,与人相处时显得并不亲切,这使得他在社交场合中颇受非议。尽管如此,他还是表现出了傲慢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情感。

注释:

*山阴: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市。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戏剧家等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古文词:泛指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慕道:向往道教或佛教的修行之道。
*长沙公:即长沙王张士诚,当时以苏州为都城的割据势力之一。
*王氏宗:王氏学派,指的是与王守仁(王阳明)有渊源联系的学术流派。
*贱而懒且直:性格中既卑微又懒惰,同时又直率无邪。
*干禄文字:指科举考试中的应试文章。
*旷弃者十馀年:长时间没有从事科举考试。
*悔学:后悔学习科举考试。
*志迂阔:志向高远而不切合实际。
*务博综:致力于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罗致幕府:招揽人才进入幕府。
*食于二十人中者十有三:在二十个人的饭桌上吃饭。
*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参加乡试八次都没有通过。
*人且争笑之:人们纷纷嘲笑他。
*投笔出门:放弃科举考试,不再从事文人墨客的职业。
*折节:改变原来的行为方式。
*等布衣: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
*留者盖两期:被挽留的时间大约有两期。
*赠金以数百计:赠送给他的金子价值数百钱。
*食鱼而居庐:居住的地方简陋,只能吃鱼充饥。
*亲莫制:亲属无人制止。
*友莫解焉:朋友无人能解救他。
*尤不善治生:尤其不喜欢经营生计。
*浮磬二:形容贫穷到极点,仅有的两个财物是空荡荡的石磬。
*研剑图画数:研究剑法和绘画的技艺。
*所著诗若文若干篇:所创作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有若干篇。
*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剑画作品最初是托付给乡里某人销售,他临终前委托这个人用卖画的钱来办理丧葬事宜。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手稿最初是交给朋友拿去处理的。

赏析:

徐渭的《自为墓志铭》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从少年时期的痴迷于古文诗词,到后来追求道学并跟随长沙公深入王氏宗派学说;从性格中的贱而懒且直,到因追求理想而感到痛苦和孤独;从放弃科举考试后的生活选择,到对生死观念的深刻反思……这些内容构成了徐渭一生的重要篇章。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徐渭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