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倘假以岁月,更用绎䌷,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而于《素问》一书,尤自信而深奇。将以比岁昏子妇,遂以母养付之,得尽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过不肯掩,有不知耻以为知,斯言盖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地属广阳江。随之客岭外者二年。归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讼失其死业。又一年冬,潘死。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其祖系散见先公大人志中,不书。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亦不书。铭曰:
以下是对《自为墓志铭》逐句的详细解释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译文
- 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倘假以岁月,更用绎䌷,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
- “渭尝曰”:徐渭自称在写作这篇墓志铭时。
- “余读旁书”:表示他阅读了多方面的资料。
- “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表明他对这些经典著作有个人的理解和心得。
- “倘假以岁月,更用绎䌷”:假设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经典。
- “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打算彻底驳斥那些注解错误的地方。
- 译文:
- 徐渭在这篇墓志铭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思想,即不被儒家的礼教所束缚,也不畏惧权贵。
- 诗句注释及赏析:
- 渭尝曰:在这里指徐渭在创作这篇墓志铭时的心态和情感。
- 余读旁书:表达了徐渭广泛阅读的态度和兴趣。
- 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显示了徐渭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独立见解和深刻理解。
- 倘假以岁月,更用绎䌷:展现了徐渭对于深入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 当尽斥诸注者缪戾:体现了徐渭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摽其旨以示后人:展示了徐渭传承和传播自己思想的意愿。
通过徐渭的自我表达,不仅能够了解到他个人的思想世界,也能窥见明代文学的一个侧面,特别是对古代经典文献的个人解读和创新思考。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整体理解:
《自为墓志铭》是徐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他对当时社会和自我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这篇墓志铭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徐渭的个人经历和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方法。此外,这篇墓志铭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作为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文化背景的重要参考。
《自为墓志铭》不仅是徐渭个人生活和思想的记录,也是了解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篇墓志铭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徐渭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