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偕诸舅出游,谈及金、焦之胜,道值叟,二舅言某年曾登金山。叟笑曰:“得非某参戎置酒,某幕客相从乎?”二舅惊愕,诘其故,不答。后有人窃窥其篮,见有若告身者,或云曾为彼中万户,理亦有之。

叟踪迹怪异,居止无所,晚宿古庙,或阛阛檐下。口中常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凡行住坐眠,及对谈之时,皆呼此二语。有询其故者,叟终不对。往余赴部时,犹见之沙市,今不知在何所矣。

石公曰:“余于市肆间,每见异人,恨不得其踪迹。因叹山林岩壑,异人之所窟宅,见于市肆者,十一耳。至于史册所记稗官所书又不过市肆之十一其人既无自见之心所与游又皆屠沽市贩游僧乞食之辈贤士大夫知而传之者几何?余往闻澧州有冠仙姑及一瓢道人。近日武,汉之间,有数人行事亦怪,有一人类知道者。噫,岂所谓龙德而隐者哉!”

诗句:醉叟传

译文:一日,与众舅出游,谈起金山、焦山的胜景,谈到道值时,二舅说某年曾登金山。醉叟笑着说:“莫非是我担任参戎时置办酒宴,有幕客跟随吗?”二舅吃惊,追问原因,醉叟不回答。后来有人偷窥他的行囊,发现里面有如告身一样的东西,有人说他曾经是那地的万户,这也有根据。

赏析: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醉叟的故事,展现了他的独特性格和行为。他喜欢游历名胜古迹,喜欢结交天下豪杰,但他总是保持神秘,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得他在游历过程中结交了许多朋友,也使得他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醉叟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对醉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