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译文:从成都南门出来,左手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过一条纤细优美的长曲,所见到的如同连环、如同玉佩、如同腰带、如同圆规、如同弯钩,色彩如同镜子、如同绿玉石、如同青绿色的冬瓜,深邃碧绿,潆回城下的都是浣花溪的水。但到了草堂,才能真正理解“浣花”的含义,因为杜甫曾在这里居住过。
注释:万里桥:古桥梁名,位于成都城南。
草堂:杜甫在成都时居住的房屋。
濯锦江:即今成都市锦江。
濯锦坊:成都东门附近,杜甫在此地居住。
濯锦殿:杜甫曾在此处居住,后成为成都的一个景点。
浣花溪:即今成都市浣花溪,是杜甫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地方。
万花谷:杜甫曾在此地游览过。
百花亭:杜甫曾在此地游览过。
濯锦楼:杜甫曾在此处游览过。
濯锦池:杜甫曾在此处游览过。
濯锦园:杜甫曾在此处游览过。
濯锦坊:杜甫曾在此地居住过,后成为成都的一个景点。
濯锦殿:杜甫曾在此处居住过。
百花潭:杜甫曾在此游玩过,后人在此修建了一座百花潭亭。
百花潭水:指百花潭亭旁的溪流。
武侯祠:诸葛亮祠堂,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
江口镇: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北门外,是成都的一个古镇。
杜工部祠:杜甫祠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
石刻像:指杜甫祠堂前的石刻雕像。
本传:指的是杜甫的传记。
碑:指的是杜甫祠堂前的石碑。
何仁仲:当时担任华阳令的官员。
附:指的是石刻雕像旁边附有杜甫传记的部分内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