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赏析】
这首小诗,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在长洲任上时所作。当时他因事到娄东(今江苏昆山),住宿于邮馆。夜晚,他灭烛就寝,忽然听见碗碟声,他问守门的僮儿是什么声音。僮儿说是“老虫”。张岱是楚人,听到“老虫”一词,非常吃惊地说:“城中怎么有这等野兽?”后来得知这是老鼠在捣蛋,才释然。然而,天下冒虚名骇俗的人不少。
鼠本无大恶,但因其能咬破纸盒,故古人视其为不祥之物。张岱用这个故事来嘲笑那些自欺欺人、自高自大的人,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现象。
全诗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