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若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注释】
应谐录,一本作《应谐》,唐人杂著。
奄,通“掩”,遮盖;家畜,饲养;号,通“呼”,呼唤;自奇之,自己觉得它很奇特。
号于人曰,向别人说(虎猫)叫。
云,指云层。
风,指风势。
斯,这;足,足以;屏,屏风,这里指墙壁。
墙,墙垣,这里指鼠洞。
圮,倒塌。
失其本真,失去它的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东里丈人在给猫起名字时,用尽了各种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猫比作龙、云、风、墙和鼠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捕鼠者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不必把自己失去的本性找回来。东里丈人的话,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人对事物缺乏客观分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