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瑾书籍,得秦府永寿王为瑾庆寿诗序,中间称谓过于卑谄,上怒甚,欲降敕切责。东阳上疏曰:‘自古治乱贼者,正名定罪,诛止其身。昔汉光武平叛贼王郎,得吏民交通文书数千章,不一省视,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当刘瑾专权乱政之时,假托朝廷威福,以劫天下,生杀予夺,惟其所欲,中外臣民,谁不屈意待之?往来书信礼意,虽于律法有,但因畏罪避恶,多不得已,情有可原。况王府懿亲,尤宜优待,自非知情助叛法不可赦者,其细故小过,亦须曲赐包容。若指为罪,降敕切责,则凡有书信馈送者不知其几,传闻惊骇,各不自安,或愧惧终身,或遂致失所,不可不为之虑。今刘瑾罪状明白,已正典刑,伏乞圣明洞察,广大涵容,将此寿词置之不问,并一应文书涉叛逆事情者,并行烧毁,以灭其迹,使人心安帖,事体稳当。’上以为然。于是悉焚其往返文字,无延及者。

玉堂丛话·调护

籍瑾书籍,得秦府永寿王为瑾庆寿诗序,中间称谓过于卑谄,上怒甚,欲降敕切责。东阳上疏曰:‘自古治乱贼者,正名定罪,诛止其身。昔汉光武平叛贼王郎,得吏民交通文书数千章,不一省视,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当刘瑾专权乱政之时,假托朝廷威福,以劫天下,生杀予夺,惟其所欲,中外臣民,谁不屈意待之?往来书信礼意,虽于律法有,但因畏罪避恶,多不得已,情有可原。况王府懿亲,尤宜优待,自非知情助叛法不可赦者,其细故小过,亦须曲赐包容。若指为罪,降敕切责,则凡有书信馈送者不知其几,传闻惊骇,各不自安,或愧惧终身,或遂致失所,不可不为之虑。今刘瑾罪状明白,已正典刑,伏乞圣明洞察,广大涵容,将此寿词置之不问,并一应文书涉叛逆事情者,并行烧毁,以灭其迹,使人心安帖,事体稳当。’

注释:

  • 籍瑾书籍:指的是籍瑾的书籍。
  • 得秦府永寿王为瑾庆寿诗序:得到了秦王府永寿王为刘瑾庆祝生日的诗歌序言。
  • 中间称谓过于卑谄:诗序中的称呼过于卑微和谄媚。
  • 上怒甚:皇帝非常愤怒。
  • 欲降敕切责:想要降下诏书进行严厉的责备。
  • 东阳上疏:东阳上书。
  • 自古治乱贼者:自古以来治理混乱、作乱的人。
  • 正名定罪,诛止其身:端正名分,定下罪责,只惩罚这个人本身。
  • 假托朝廷威福:假装拥有朝廷的权势和福气。
  • 劫天下:威胁或控制天下。
  • 生杀予夺,惟其所欲:任意决定生死、赐予剥夺,随心所欲。
  • 内外臣民:朝廷内外的臣民。
  • 畏罪避恶:因为害怕而避开。
  • 细故小过:微小的错误或过失。
  • 曲赐包容: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理解。
  • 指为罪:被认为是犯了罪。
  • 降敕切责:降下诏书进行严厉的责备。
  • 伏乞圣明洞察:恳求皇上英明洞察。
  • 宽大涵容:宽容和容忍。
  • 将此寿词置之不问:把这首贺寿词放置一边不去理会。
  • 并行烧毁:同时烧毁它们。
  • 灭其迹:消除其踪迹或者迹象。
  • 使人心安帖:让人们感到安心舒适。
  • 事体稳当:事情处理得妥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