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诗句

1.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注释: 大宗伯(官名,古代负责礼仪的官职之一)姓白岩的乔先生将要前往南方的都城,路过阳明子进行学术讨论。

2. 阳明子曰:“学贵专。”

注释: 阳明子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专注和专一。

3.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注释: 先生回答说,自己年轻时喜欢下棋,以至于吃饭时忘了味道,睡觉时忘了入睡,眼睛看久了也不会改变,耳朵听久了也不会改变,一年就能使周围的人感到沮丧,三年能让国家里没有能超过自己的人,这就是专一的力量。

4. 阳明子曰:“学贵精”。

注释: 阳明子认为学习的第二要求是精深。

5. 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

注释: 先生解释说,随着年岁增长,自己对文字更加精细地钻研,从宋唐的诗词到汉魏的散文,都在不断吸收、深入研究,追求精深。

6. 阳明子曰:“学贵正”。

注释: 阳明子提出学习的第三点,即正确。

7. 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注释: 先生回应说,在中年时他喜欢学习圣贤之道,围棋让我后悔不已,文学创作令我感到羞愧,我已经无法再容纳其他事物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8.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

注释: 阳明子回答:“确实如此!终身致力于此道是值得的,但回首过去我感到非常遗憾。”

译文

宗伯白岩先生的南都之旅中经过与阳明子的学术探讨。阳明子强调学习必须专注于一事。

先生回应,自己年少时就热爱下棋,即使吃饭、睡觉时也在思考棋局。这种专注使得他在棋艺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阳明子接着提出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深度和精确。先生通过自己的例子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文字和历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从而深化了理解和掌握。

阳明子提出了学习的终极目标——正直和正确。他强调了学习和生活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深入学习和理解的执着追求。阳明子通过个人经历来鼓励和指导他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棋艺还是文化修养。他的教诲强调了专一的重要性和深度的重要性。这首诗也反映了王阳明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的实践和反思,人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