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庸死,子庸之兄天台公惜其超脱,恐子侄效之,有遗弃之病,数至箴切。公遂至麻城龙潭湖上,与僧无念、周友山、丘坦之、杨定见聚,闭门下键,日以读书为事。一日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独存鬓须。公气既激昂,行复诡异,钦其才,畏其笔,始有以幻语闻当事,当事者逐之。

无何,复归麻城。时又有以幻语闻当事,当事者又误信而逐之,火其兰若(兰若,寺庙),而马御史经纶(马经纶曾做御史,后因直言削职回乡)遂恭迎之于北通州。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遣金吾缇骑逮公。

初公病,病中复定所作《易因》,其名曰《九正易因》。常曰:“我得《九正易因》,死快矣。”《易因》成,病转甚。至是逮者至,邸舍匆匆,公以问马公。马公曰:“卫士至。”公力疾起,行数步,大声曰:“是为我也。为我取门片来!”遂卧其上,疾呼曰:“速行!我罪人也,不宜留。”马公愿从。公曰:“逐臣不入城,制也。且君有老父在。”马公曰:“朝廷以先生为妖人,我藏妖人者也。死则俱死耳。终不令先生往而己独留。”马公卒同行。至通州城外,都门之牍尼马公行者纷至,其仆数十人,奉其父命,泣留之。马公不听,竟与公偕。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大金吾笑其倔强,狱竟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作诗读书自如。一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侍者问:“和尚痛否?”以指书其手曰:“不痛。”又问曰:“和尚何自割?”书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遂绝。时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曰:“吾护持不谨,以致于斯也。伤哉!”乃归其骸于通,为之大治冢墓,营佛刹云。

诗句

  1. 李温陵传
  2. 子庸死,子庸之兄天台公惜其超脱
  3. 恐子侄效之,有遗弃之病,数至箴切
  4. 公遂至麻城龙潭湖上,与僧无念、周友山、丘坦之、杨定见聚
  5. 闭门下键,日以读书为事
  6. 一日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独存鬓须
  7. 钦其才,畏其笔,始有以幻语闻当事
  8. 火其兰若(兰若,寺庙),而马御史经纶(马经纶曾做御史,后因直言削职回乡)遂恭迎之于北通州
  9. 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
  10. 遣金吾缇骑逮公
  11. 初公病,病中复定所作《易因》,其名曰《九正易因》
  12. 常曰:“我得《九正易因》,死快矣。”《易因》成,病转甚。
  13. 至是逮者至,邸舍匆匆
  14. 公以问马公。马公曰:“卫士至”
  15. 公力疾起,行数步,大声曰:“是为我也。为我取门片来!”遂卧其上,疾呼曰“速行!我罪人也,不宜留”
  16. 马公愿从。公曰:“逐臣不入城,制也。且君有老父在”
  17. 马公曰“朝廷以先生为妖人,我藏妖人者也。死则俱死耳。终不令先生往而己独留”
  18. 马公卒同行。至通州城外,都门之牍尼马公行者纷至,其仆数十人,奉其父命,泣留之。马公不听,竟与公偕
  19. 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
  20. 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
  21. 大金吾笑其倔强,狱竟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作诗读书自如
  22. 一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侍者问:“和尚痛否?”以指书其手曰“不痛。”又问曰“和尚何自割?”书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遂绝
  23. 时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曰“吾护持不谨,以致于斯也。伤哉!”
  24. 乃归其骸于通,为之大治冢墓,营佛刹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