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诗句】
-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 何期有三五百载。
- 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
- 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 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
-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译文】
- 三阳星象交会孕育出众多生命,仙石蕴育了日月精华。
- 以假借的姓名和仙体融合,完成修炼成仙的道路。
- 内心无法识别因为缺乏外在表象,外在表现看似有形却并非真实。
- 自古以来的人都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可以称王也可以称圣任意纵横。
- 春天采摘百花作为食物,夏天寻找各种果实度日。
- 秋天收获芋头栗子延长生命,冬天寻找黄色植物过冬。
- 没想到活了三百多年。
- 有一天,在与群猴欢乐宴饮时,忽然忧愁悲伤,流下了泪水。
- 群猴急忙行礼问:“大王为什么烦恼呢?”
- 猴王说:“我虽然享受快乐的时候,但有一点忧虑,所以烦恼。”
- 群猴又嘲笑说:“大王太不知足了!我们每天过着欢乐的日子,生活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被麒麟管辖,不受凤凰控制,也不被人王束缚,自由自在,这是极大的福气,为何还有忧虑呢?”
- 猴王说:“今天我虽然没有人君的法律约束,也不受野兽的威胁,但将来年老体衰,黑暗中会有阎罗王管束,一旦去世,那岂不是白白活在世上,不能长久存在于天地之间了吗?”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开篇第一回,通过讲述美猴王孙悟空出生的故事,引出了“修行成佛”的主题。诗中所描绘的美猴王诞生于仙石之中,象征着从凡到圣的转变;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内心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困境的预见,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此外,通过对比美猴王和其他猴子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修行者与普通人的不同,以及修行者面对人生挑战时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理解《西游记》主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