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

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

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的一段描述。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

诗句: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

  • 译文: 于是孙悟空告辞了师父,一跃而起,化作一道筋斗云,径直飞向东洋大海。
  • 注释: “却说”:用来引入接下来的内容;“别了”:告别;“一筋斗云”: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飞行方式,用一根筋斗云就能跨越千山万水;“径转”:直接转向;“东洋大海”:指的是东海,古代对中国海域的一种称呼。

第二句

诗句: 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

  • 译文: 他按捺住云头,穿过水域,直达水晶宫前。
  • 注释: “按住云头”:指孙悟空控制住自己的筋斗云;“分开水道”:形容通过水域的动作;“水晶宫”:这里可能是比喻,表示某种神秘或美丽的所在。

第三、四、五句

这几句主要描述了孙悟空与龙王的对话。龙王对孙悟空的改变表示祝贺,并询问他不西去的原因。

第六句

译文: 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

  • 译文: 孙悟空回应说,他也有这样的愿望,只是又成为了和尚。
  • 注释: “心性”:指内心的意愿和性格;“和尚”:在佛教中指出家人,修行者。

第七句

译文: 龙王道:“做甚和尚?”

  • 译文: 龙王问:“做什么和尚?”
  • 注释: “做甚”:做什么的意思;“和尚”:如上所述。

第八句

译文: 行者笑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

  • 译文: 孙悟空笑着回答说,他得益于南海菩萨的教诲,最终决定正果,追随唐僧前往西方取经,并成为佛教徒,被尊称为行者。
  • 注释: “正果”:佛教用语,意为成佛;“东土”:指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皈依”:佛教用语,指皈依佛法,正式受戒成为僧徒;“沙门”:僧人的通称。

第九句

译文: 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

  • 译文: 龙王称赞道,这样的转变确实值得庆祝!
  • 注释: “可贺”、“这等”:表示非常高兴和赞许;“改邪归正”:改正错误,回归正道;“惩创善心”:激励和提升善良之心。

第十句

译文: 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

  • 译文: 那么,为什么不继续向西行去呢?为什么要回到东边呢?
  • 注释: “既然”:表明原因;“西去”:向西行进;“东回”:向东返回。

第十一句

译文: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

  • 译文: 孙悟空笑着说,那是因为唐僧不懂得人性。有几次遇到强盗想要抢劫,都是他出手将他们打死,而唐僧却一直喋喋不休地指责孙悟空,说他有很多不是。孙悟空心里非常郁闷,所以选择离开了。因此他才先来找龙王聊天,希望借些茶水解渴。
  • 注释: “绪绪”:唠叨的样子;“若干”:很多;“本山”:自己的地方;“钟茶”:茶点的意思。

第十二句

译文: 龙王道:“承降!承降!”

  • 译文: 龙王回答道:“接受你的降服!”
  • 注释: “承降”:接受的意思。

赏析

这段对话展示了孙悟空从一位桀骜不驯的大圣转变为一个受到尊敬的行者的过程。他的转变不仅是因为个人的成长和内心的觉悟,也是因为他放弃了作为和尚的身份,重新回归到自由自在的本性。龙王的赞美表达了对他行为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这种改变的态度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