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声聒耳,回头叫:“悟空,是那里水响?”行者道:“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说不了,马到涧边,三藏勒缰观看,但见: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师徒两个正然看处,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那条龙就赶不上,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潜踪。行者把师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却来牵马挑担,止存得一担行李,不见了马匹。他将行李担送到师父面前道:“师父,那孽龙也不见踪影,只是惊走我的马了。”三藏道:“徒弟啊,却怎生寻得马着么?”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来。”

诗句翻译

  1. 话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 - 描述行者在向西前进的路上陪伴唐僧。
  2. 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 - 描绘了当时寒冷的天气和路面的情况。
  3. 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 - 描述了路途中的地形特点。
  4. 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声聒耳 - 描述唐僧骑马时听到的水声。
  5. 回头叫:“悟空,是那里水响?” - 唐僧询问行者声音的来源。
  6. 行者道:“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 - 行者告诉唐僧这是水声。
  7. 说不了,马到涧边 - 马到达了涧边。
  8. 但见: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 - 形容景色美丽。
  9. 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 - 描写夜晚的雨水和早晨的霞光。
  10. 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 - 描绘水流的景象。
  11. 师徒两个正然看处,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钻出一条龙来 - 描写师徒俩看到龙出现的情景。
  12. 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 - 龙攻击唐僧。
  13. 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 - 行者为了保护师父而逃。
  14. 那条龙就赶不上,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 - 龙成功吞噬了唐僧的白马。
  15. 依然伏水潜踪 - 龙隐于水。
  16. 行者把师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 - 将唐僧安全地送到一个高地。
  17. 却来牵马挑担,止存得一担行李,不见了马匹 - 行者回来后只找到了一担行李。
  18. 他将行李担送到师父面前道:“师父,那孽龙也不见踪影,只是惊走我的马了。” - 行者报告龙的出现情况及马匹被吓跑。
  19. 三藏道:“徒弟啊,却怎生寻得马着么?” - 唐僧询问如何找回马。
  20. 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来。” - 行者承诺会找回马。

注释及赏析

第1-2句

描述了行者陪同唐僧西行的背景。

第3-14句

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惊险情节。尤其是行者对龙出现的解释与后续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机智和保护师父的决心。

第15-20句

讲述了龙攻击并带走唐僧马匹的事件及其解决过程。行者的反应和行动展示了他对师父的忠诚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

此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孙悟空,他不仅机智勇敢,还能保护师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