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白莲花卸海边飞,欢倒菩萨十二院。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那妖怪使出这阵狂风,就把孙大圣毫毛变的小行者刮得在那半空中,却似纺车儿一般乱转,莫想轮得棒,如何拢得身?慌得行者将毫毛一抖,收上身来,独自个举着铁棒,上前来打,又被那怪劈脸喷了一口黄风,把两只火眼金睛,刮得紧紧闭合,莫能睁开,因此难使铁棒,遂败下阵来。那妖收风回洞不题。
《西游记·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第二十一回。这一回主要讲述了王母娘娘赴蟠桃大会,被一阵狂风刮断裙腰钏;二郎神在灌州城迷失;哪吒难以取匣中剑;天王失去手心塔;鲁班吊起金头钻;雷音宝阙倒塌;赵州石桥崩断;红日无光,星辰紊乱;南飞北飞的鸟和东倒西歪的湖水等现象。这些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讽刺与批评。
诗句解析:
- 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王母娘娘前往蟠桃会的路上,突然被一阵狂风吹断裙上的腰带和玉钏。)
- 王母娘娘: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神仙形象,地位尊贵。
- 蟠桃会: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盛会,通常在春天举行。
- 裙腰钏:指女子所佩戴的装饰品,腰带和玉钏相连,象征身份和地位。
- 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二郎神和哪吒在灌州城中迷路,难以取回存放在匣中的宝剑。)
- 二郎神:又称二郎真君,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英勇神将。
- 灌州城:位于中国江西省境内的一个古城。
- 匣中剑:古代的一种兵器,通常用匣子装着。
- 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天王失去了手心塔,鲁班(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工匠,擅长木工制作)也被挂起。)
- 天王:指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之一,主管东方世界的护法神。
- 手心塔:指的是一种建筑结构,即在建筑物的底部有一层平台,可以放置物品。
- 金头钻:一种古代的金属工艺制品。
- 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雷音宝阙倒塌了三层,赵州的石桥也崩塌了。)
- 雷音宝阙:佛教中的宫殿,代表佛陀说法的地方。
- 赵州石桥:位于中国的赵县,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
- 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太阳失去了光芒,星星也都变得暗淡混乱。)
- 红日:红色的太阳,常用来形容光明、希望或喜庆。
- 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南山的鸟往北飞,东湖水向东流。)
- 南山和北山:地理方位词,分别指的是南方和北方的山。
- 东湖和西湖:地理位置上的东西方向,泛指东边和西边的两个湖泊。
- 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雌雄分开不再呼唤,母子分离难以相认。)
- 雌雄:男女的意思,用来比喻两个事物或者两个人。
- 子母:子女和父母,用来比喻亲子关系或者兄弟姐妹关系。
- 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龙王在大海里寻找夜叉,雷公到处寻找闪电。)
- 龙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管水域。
- 夜叉:印度教中的一种妖怪,形如人而半身蛇尾。
- 雷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雷神,掌管风雨雷电。
- 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十代阎王都在寻找判官,地府的牛头鬼和马面鬼都在追捕。)
- 阎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统治者,掌管生死。
- 判官:负责记录人间事务的神祇,有时被称为“黑白无常”。
- 牛头和马面:地狱中的两位鬼差,分别是牛头和马面。
- 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这一阵风吹倒了普陀山,卷起了一卷观音经。)
-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著名佛教圣地。
- 观音经:指佛教经典《大悲咒》或其他有关观音菩萨的书籍或文献。
- 白莲花卸海边飞,欢倒菩萨十二院。(洁白的莲花从海面上飘落,使寺庙的十二院都感到喜悦。)
- 白莲花:白色的荷花,常用来比喻纯洁无暇的美好品质。
- 菩萨:在佛教中指修行圆满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 十二院:一般指寺院中的十二个院落或房间,泛指整个佛寺。
- 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见过风,但这次风不是善风。)
- 盘古: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 善风:通常是指带来吉祥和谐之风,这里用来反讽此次风的力量之大。
- 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那妖怪使出这阵狂风,就把孙大圣毫毛变的小行者刮得在那半空中,却似纺车儿一般乱转,莫想轮得棒,如何拢得身?慌得行者将毫毛一抖,收上身来,独自个举着铁棒,上前来打,又被那怪劈脸喷了一口黄风,把两只火眼金睛,刮得紧紧闭合,莫能睁开,因此难使铁棒,遂败下阵来。(呼呼啦啦,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那妖怪用尽全力发出狂风,将孙悟空毫毛变成的小行者刮到空中乱转,小行者无法控制身体,只能抖动毫毛收回来。孙行者急得用毫毛抖动自己,收回了铁棒准备对抗妖怪。但是妖怪又喷出了一口黄色的风,将小行者的火眼金睛紧紧闭合无法睁开,使得他无法使用铁棒,最终战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自然界的风暴,同时借由这场风暴展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悟空与妖风的斗争。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人类面对自然的挑战,更通过孙悟空的视角,表达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智慧。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