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拜了三藏,拜了行者与八戒,分了大小。三藏见他行礼,真象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木叉道:“既秉了迦持,不必叙烦,早与作法船去来。”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净捧托,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浪静风平过弱河。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那木叉按祥云,收了葫芦,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陰风,寂然不见。三藏拜谢了木叉,顶礼了菩萨。正是木叉径回东洋海,三藏上马却投西。毕竟不知几时才得正果求经,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又来拜了三藏,拜了行者与八戒,分了大小。
译文:再次拜见了唐僧,拜见了孙悟空和猪八戒,并按照地位高低进行了分配。
关键词注释:拜(向某人行礼) - 表示尊敬地行鞠躬礼。真象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
译文:他的举止真的像出家人的习惯,因此又叫他做沙和尚。
关键词注释:真象(真实的样子或事物) - 表明某物或某人的真实状态。木叉道:“既秉了迦持,不必叙烦,早与作法船去来。”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
译文:木叉说:“既然已经接受了佛法,就不必再麻烦了,现在就准备法船出发吧。”猪悟净不敢怠慢,摘下脖子上挂着的骷髅,用绳子结成阵势,把菩萨葫芦放在中间,请唐僧下船。
关键词注释:秉(接受、奉行) - 指学习、继承或遵循某种思想、原则或方法。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净捧托,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浪静风平过弱河。
译文:长老便登上了法船,坐在上面,果然像轻舟一样安稳。左边有猪悟净扶持,右边有猪悟净托举,孙悟空在后面牵着白龙马,半云半雾地跟着,头部上方还有木叉护卫,师父才能飘飘荡荡地渡过流沙河界。
关键词注释:遂(于是) - 表示顺理成章,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
译文:确实就像飞鸟和箭一样迅速,不一会儿,他们已经登上彼岸,脱离了洪水的威胁,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幸好脚干燥,手上也是干的,他们师徒几人脚踏实地。那木叉按祥云,收了葫芦,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陰风,寂然不见。
译文:木叉按着祥云,收起了葫芦,又只见那骷髅一下子解化作九股阴风,静静地消失了。
关键词注释:按(用手按住)- 用手握住或支撑。三藏拜谢了木叉,顶礼了菩萨。
译文:唐僧向木叉和菩萨表示感谢和敬意。
关键词注释:顶礼(对人表示敬仰)- 表示恭敬地行礼,以示尊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在遭遇困难时的团结合作和坚定信念。诗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化的语言,展现了他们在渡过流沙河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以及最终的成功喜悦。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扶持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