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诗句:
-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
- 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
- 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
- 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译文:
- 那座被称为万寿山的山峰上,有一个叫做五庄观的建筑。
- 在这个观中,有一位被称为镇元子的仙人。
- 这座观中有一种珍贵的宝物,它是在宇宙形成之初就存在的一颗神奇之根。
- 在所有的大洲中,只有位于西牛贺洲的五庄观拥有这种神奇的果实,它的名字叫做“草还丹”,也被称为人参果。
- 这种人参果需要经历三千年才能开花,然后经过三千年才可能结果,再经过三千万年才能成熟,但只有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才会成熟,即一万年内才有机会品尝到这神奇的果实。
- 在这漫长的一万年里,总共只能生长三十颗这样的人参果。它们的外形就像三岁不到的孩子一样,身体和五官都发育完全。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神秘且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
-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将自然界的生长周期与人类的生命历程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通过对“草还丹”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