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小童儿来。看他怎生打扮: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那童子控背躬身,出来迎接道:“老师父,失迎,请坐。”长老欢喜,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三藏见他发怒,恐怕那童子回言,斗起祸来,便道:“悟空,且休争竞,我们既进来就出去,显得没了方情。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

”`

诗句: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

译文:

唐僧走上前,用手拿起香插在供桌上,行了三个鞠躬的礼节。拜完转身问道:“仙童,你这五庄观真是西天极乐世界,为什么不供奉三清、四帝、罗天诸神,却只把’天地’两个字作为你的香火供奉呢?”童子笑着回答:“老师您别这么说,这上面两个大字,虽然在礼节上也是对的,但下面那四个字,我们五庄观可承受不起您的香火供奉。”

注释:

  • 唐僧:取经团队中的僧人,唐僧是队伍的领导者之一,他的性格沉稳而智慧。
  • 五庄观:位于灵山脚下的一个道教小庙,这里供奉着一些道教神仙。
  • 仙童:这里特指五庄观的弟子或徒弟,年轻且有仙气。
  • 三清:道教中的最高神祗,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
  • 四帝:指的是四位帝王,他们分别掌管不同的领域。
  • 罗天诸宰:罗天是指天上的诸多神祇,诸宰则是对它们的统称。
  • 谄佞:这里指用言语和行为讨好他人。
  • 弥罗宫:道教传说中的宫殿名,常与太乙天仙联系在一起。
  • 鹭鸶不吃鹭鸶肉:这句俗语意味着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不会相互争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师徒三人进入五庄观后,与观中的童子之间的一场对话。通过这段对话,展现了五庄观弟子们的纯真与直率,以及他们对“天地”两字的特殊看法。唐僧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道教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五庄观弟子们的态度和期望。而童子的回答则显得机智而幽默,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趣味性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