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诗句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译文:
风中只有1320年的历史,而月亮则已有1200年的历史。
镇元子命令两个童子说:“不要违背了太上老君的邀请函,要去弥勒宫中听取教诲。你们两个在家里要小心谨慎。不久之后,将会有一个老朋友从这走过,但请不要怠慢他。可以给他两颗我的人参果,作为过去的情意。”
两个童子问:“师父的老朋友是谁?请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可以好好接待他。”
大仙说:“他是来自东方的大唐国的一位圣僧,名叫三藏,正在前往西方寻求佛法的和尚。”
两个童子笑着说:“孔子曾经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这些太乙玄门的弟子怎么能和那个和尚成为朋友呢!?”
大仙说:“你们哪里知道。那个和尚其实是金蝉子的转世,是西方圣老如来的第二个徒弟。在五百年前,我在一个宴会上认识了他,当时他给我递来了一杯茶,他对我非常恭敬,所以我知道他是我的老朋友。”
两个童子听从师父的话并领命而去。
注释:
清风: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风。
明月:通常指明亮的月光或时间,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年龄。
镇元子:道教神话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角。
简帖:是一种古代书信或帖子,上面写着简短的邀请或通知。
太乙玄门:一种道教门派,强调修炼和神秘力量。
兰盆会:一种宗教仪式,用来纪念祖先和神灵。
佛子:对释迦牟尼的信徒的称呼。
金蝉子: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指释迦牟尼的转世。
唐三藏:即唐朝的三藏法师,是佛教徒对高僧的尊称。
罗唣:打扰、骚扰的意思。
防备:预防、警惕。
天界:通常指天堂或天界,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是《西游记》中的一个情节,描述的是孙悟空等人在万寿山五庄观偷人参果时,镇元大仙与他们的对话。镇元大仙是一个道教仙人,他对孙悟空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醒他们要小心对待来访的客人。他还告诉孙悟饭他们即将到来的一个老朋友将从远处经过,并希望他们善待这位老朋友。这个对话展示了镇元大仙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客人的礼貌和友善。同时,这也揭示了孙悟空等人的性格特点,他们虽然调皮捣蛋,但仍然关心朋友和善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