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之辈都是出家人,为何他替我们做活,伏我们点卯?”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着我两个去查点查点。”行者闻言。扯住道士滴泪道:“我说我无缘,真个无缘,不得见老师父尊面!”道士云:“如何不得见面?”行者道:“我贫道在方上云游,一则是为性命,二则也为寻亲。”道士问:“你有甚么亲?”行者道:“我有一个叔父,自幼出家,削发为僧,向日年程饥馑,也来外面求乞。这几年不见回家,我念祖上之恩,特来顺便寻访,想必是羁迟在此等地方,不能脱身,未可知也。我怎的寻着他见一面,才可与你进城?”道士云:“这般却是容易。我两个且坐下,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看内中那个是你令叔。果若有呀,我们看道中情分,放他去了,却与你进城好么?”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是一段关于师徒四人在途中遇到一个道士和和尚的对话。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解:
”`plaintext
先写诗句:
僧道之辈皆为出家人,
他替我们做活又伏点卯。
译文:
僧人和道士都是出家之人,为何他要为我们做事,替我们打点?
注解:
- “僧道之辈”:指的是僧人和道士这两个宗教人士。
- “皆为出家人”:指的是他们都是出家修行的人。
- “为他做活”:”他”在这里指的是前面提到的道士。
- “又伏点卯”:”伏”是指伺候、听从,”点卯”是指签到、报数。”伏点卯”表示听从命令,做事情。
再写诗句:
道士云:“你不知道,
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
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
译文:
道士说:“你不知道,因为当年求雨时,僧人在一侧拜佛,而道士在一侧祷告,他们都请求朝廷发放粮饷;谁知道那和尚没有用处,只是念经,却不能解决问题。”
注解:
- “不知道”:这里指的可能是对于前面所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
- “当年求雨之时”:指的是古代干旱时祈求雨水的时期。
- “僧人在一边拜佛”:僧人在此处指的是佛教的信徒,他们在祈祷或礼拜时会面向佛像。
- “道士在一边告斗”:道士在此处指的是道教的信徒,他们在祷告时会击鼓或者敲其他乐器来祈求神灵保佑。
- “都请朝廷的粮饷”:指的是向官府请求粮食和其他物资。
- “空念空经”:佛教徒念经通常是为了祈福,但此处强调的是和尚念经却没有实际效果。
- “不能济事”:表示和尚的祈祷无法带来雨水。
再写诗句:
道士云:“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
译文:
道士又说:“后来我师父来了,他呼唤风雨,施舍救济了百姓的苦难。刚才惹怒了朝廷,他们说那和尚没有用处,拆掉了他的寺庙,毁坏了他的佛像,还追缴了他的度牒,不允许他回家,最后把他赏赐给我们家庭,让他做我们的杂役。”
注解:
- “后来我师父一到”:指的是道士所说的那位能呼风唤雨的师傅到来。
- “唤雨呼风”:形容能够引起自然现象的能力。
- “拔济了万民涂炭”:意思是解救了众多受苦的人民。
- “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这里的朝廷指的是皇帝或者政府机构。朝廷认为那个和尚无用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实际帮助到百姓。
- “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指的是破坏和尚的寺庙和佛像。
- “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这里的度牒是指僧侣的身份证或者身份证明,朝廷没收了这个和尚的度牒,不让他还俗。
- “御赐与我们家做活”:朝廷将这个被贬的和尚赏赐给道士的家庭作为劳力。
- “就当小厮一般”:比喻把这位和尚当作家中的仆人或者是杂役使用。
最后写诗句:
行者闻言,扯住道士滴泪道:“我说我无缘,真个无缘,不得见老师父尊面!”
译文:
孙悟空听了道士的话后,拉住道士流泪说:“我说我无缘,真的是无缘,无法见到老师父的尊容!”
注解:
- “无缘”:意味着没有缘分、没有机会见到某人。
- “不得见老师父尊面”:指的是不能见到老师的尊容或者面相。
最后写诗句:
道士云:“如何不得见面?”
译文:
道士问:“你如何不能见到老师父的面?”
注解:
- “如何不得见面”:询问为什么不能见到某人。
最后写诗句:
行者道:“我贫道在方上云游,一则是为性命,二则也为寻亲。”
译文:
孙悟空回答说:“我贫道在四处游历,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我的性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我的亲人。”
注解:
- “在方上云游”:指的是四处旅行,云游四方。
- “一则是为性命”:一方面是因为需要生存。
- “二则也为寻亲”:另一方面是因为想要找到自己的亲人。
最后写诗句:
道士问:“你有甚么亲?”
译文:
道士问:“你有亲属吗?”
注解:
- “甚么亲”:询问对方是否有亲人。
最后写诗句:
行者道:“我有一个叔父,自幼出家,削发为僧,向日年程饥馑,也来外面求乞。这几年不见回家,我念祖上之恩,特来顺便寻访,想必是羁迟在此等地方,不能脱身,未可知也。我怎的寻着他见一面,才可与你进城?”
译文:
孙悟空回答:“我有一个是叔父,从小就出家为僧,过去几年经历了饥荒,也在外面讨饭。这几年都没有看到他回家,我怀念祖宗的恩情,特地来这里寻找他,可能因为他被拘留在这个地方,不能脱身,所以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我如何才能找到他,和他见一面,才能让你进城呢?”
注解:
- “有甚么亲”:指的是有一个亲人。
- “自幼出家”:说明这个人从小就出家成为僧人。
- “削发为僧”:指剃光头发并出家成为和尚。
- “向日年程饥馑”:过去几年经历饥荒。
- “外面求乞”:在外寻求食物。
- “羁迟在此等地方”:被拘留在某个地方。
- “脱身”:脱离困境或束缚。
- “未可知也”:无法确定。
- “祖上之恩”:祖先的恩惠。
- “顺便寻访”:顺便进行探访。
- “只怕他贪顽躲懒”:担心他懒惰逃避工作。
- “不肯拽车”:不愿意做重体力劳动。
- “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搬运砖块、泥土和树木来建造房子。
- “只恐他贪顽躲懒”:担心他偷懒。
- “不肯拽车”:不愿意做重体力劳动。
- “只得我两个去查点查点”:只有我和另一个人去检查。
- “查点查点”:核实数量。
- “就当小厮一般”:就像家里的仆人或杂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