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且不要说我家没人使唤,就是朝廷也要怪。他那里长要差官查勘,或时御驾也亲来点札,怎么敢放?”行者道:“不放么?”道士说:“不放!”行者连问三声,就怒将起来,把耳朵里铁棒取出,迎风捻了一捻,就碗来粗细,幌了一幌,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那滩上僧人远远望见他打杀了两个道士,丢了车儿,跑将上来道:“不好了!不好了!打杀皇亲了!”行者道:“那个是皇亲?”众僧把他簸箕阵围了,道:“他师父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主,朝廷常称做国师兄长先生。你怎么到这里闯祸?他徒弟出来监工,与你无干,你怎么把他来打死?那仙长不说是你来打杀,只说是来此监工,我们害了他性命,我等怎了?且与你进城去,会了人命出来。”行者笑道:“列位休嚷,我不是云水全真,我是来救你们的。”众僧道:“你倒打杀人,害了我们,添了担儿,如何是救我们的?”行者道:“我是大唐圣僧徒弟孙悟空行者,特特来此救你们性命。”众僧道:“不是!不是!那老爷我们认得他。”行者道:“又不曾会他,如何认得?”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行者道:“他和你怎么说来?”众僧道:“他说那大圣: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惯使金箍铁棒,曾将天阙攻开。如今皈正保僧来,专救人间灾害。”行者闻言,又嗔又喜,喜道替老孙传名!嗔道那老贼惫懒,把我的元身都说与这伙凡人!忽失声道:“列位诚然认我不是孙行者,我是孙行者的门人,来此处学闯祸耍子的。那里不是孙行者来了?”用手向东一指,哄得众僧回头,他却现了本相,众僧们方才认得,一个个倒身下拜道:“爷爷!我等凡胎肉眼,不知是爷爷显化。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行者道:“你们且跟我来。”众僧紧随左右。

【诗】
《西游记 · 第四十四回 ·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译文】
行者怒道:“不!你们不要以为我家没人,就是朝廷也要责怪。他们那里总是派官来查勘,有时候皇帝也会亲自来点札,我怎么敢放他们?”道士答道:“不放!”行者又问了三声,就怒气冲冲的将铁棒取出,迎风捻成碗口粗细,一挥一晃,照向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被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在地,皮开颈折脑浆都流了出来。僧人们远远看见他打伤了两个道士,丢了车子就跑上来,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打杀皇亲了吧!”行者道:”那个是皇亲?”众僧被他围住,问道:”他师父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主,朝廷常称做国师兄长先生。你怎么到这里闯祸?他徒弟出来监工,与你无干,你为什么把他打死?那个仙长不说是你来打杀,只说你是来此监工,我们害了他性命,我们该怎么办?且先带你进城去,解决了人命再说。”行者笑道:”各位不要吵闹,我不是云水全真,我是来救你们的。”众僧道:”你反而杀人,害了我们,增加了我们的麻烦,怎么能说是来救我们的呢?“行者道:”我是大唐圣僧孙悟空行者,特意来此救你们性命。”众僧道:”不是!不是!那老爷我们认识他的。”行者道:”你们怎么认识的?”众僧道:”我们梦中常见到一个老者,自称太白金星,常常教诲我们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要认错了!’“行者问:”他是怎么说的?”众僧道:”他说:’大圣的磕额金睛闪闪发亮,圆头毛脸没有腮骨。牙齿尖嘴性情乖张,相貌比雷公古怪。惯使金箍铁棒,曾经攻击天阙。如今归顺正道保着僧徒,专救人间的灾害。’“行者闻言,又嗔又喜,喜的是替老孙传名,怒的是那个老贼把老子的元身都说与了凡人!忽然失声道:”各位真的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孙行者的门人,来此处学闯祸耍子的。那里不是孙行者来了?”用手向东一指,哄得众僧回头,他却现了本相,众僧们方才认出是他,一个个跪了下来,道:”爷爷!我们凡胎肉眼,不知是您显化。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行者道:”你们先跟我来。”众僧紧跟在后。

【赏析】
这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因为误伤两位道士而被僧人追赶的故事。故事中,孙悟空展示了他的强大武艺和智慧,最终帮助众僧解困并恢复了名誉。

孙悟空在得知自己误伤他人时,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次,孙悟空在面对众人指责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巧妙的方式化解了危机。最后,孙悟空在解决问题后,不仅帮助众僧恢复了名誉,还带领他们回到了城里。这种行为展现了他的善良和仁爱之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用智慧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勇于担当和承担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