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行者笑道:“说开,盘缠须三分分之。”那贼头道:“这小和尚忒乖,就要瞒着他师父留起些儿。也罢,拿出来看。若多时,也分些与你背地里买果子吃。”行者道:“哥呀,不是这等说。我那里有甚盘缠?说你两个打劫别人的金银,是必分些与我。”那贼闻言大怒,骂道:“这和尚不知死活!你倒不肯与我,返回我要!不要走!看打!”轮起一条-挞藤棍,照行者光头上打了七八下。行者只当不知,且满面陪笑道:“哥呀,若是这等打,就打到来年打罢春,也是不当真的。”那贼大惊道:“这和尚好硬头!”行者笑道:“不敢不敢,承过奖了,也将就看得过。”那贼那容分说,两三个一齐乱打,行者道:“列位息怒,等我拿出来。”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晦气呀!把一个富贵和尚放了,却拿住这个穷秃驴!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幌了一幌,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那贼害怕道:“这和尚生得小,倒会弄术法儿。”行者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那贼上前来,又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道:“你也打得手困了,且让老孙打一棒儿,却休当真。”你看他展开棍子,幌一幌,有井栏粗细,七八丈长短,荡的一棍,把一个打倒在地,嘴唇揞土,再不做声。那一个开言骂道:“这秃厮老大无礼!盘缠没有,转伤我一个人!”行者笑道:“且消停,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又一棍,把第二个又打死了,唬得那众娄罗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一段描述,讲述的是孙悟空在一次打劫中,面对一群贼盗,机智地应对并最终制服他们的故事。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
“行者忙叫道”表明孙悟空非常着急,因为他发现被追赶的对象(即一伙盗贼)并没有离开的意思。“提着包袱”,意味着他准备继续追赶。“要走”,说明他希望对方能改变主意,不要继续追击。“走错了路”,则暗示他误以为对方已经离开了原路。
那贼头道:“这小和尚忒乖,就要瞒着他师父留起些儿。也罢,拿出来看。若多时,也分些与你背地里买果子吃。”
“贼头”是对强盗首领的称呼,“那贼头”则是对首领的具体指代。“忒乖”,形容孙悟空聪明、机智,不直接与强盗对抗。“瞒着他师父”,说明孙悟空知道强盗们有同伙,打算隐瞒真相。“留起些儿”,意味着强盗们打算留下一些财物。“也好”,是对强盗行为的一种宽容态度。“拿出来看”,表示孙悟空想看看这些财物的来历,以便了解对方的计划。“若多时”,暗示如果时间允许,孙悟空愿意与强盗们谈判。“也分些与你背地里买果子吃”,则是说,如果强盗们识趣的话,可以分享一些财物,作为和平共处的条件。
行者笑道:“哥呀,若是这等打,就打到来年打罢春,也是不当真的。”
“笑”表示孙悟空轻松的态度。“哥呀”,是对强盗首领的亲昵称呼。“若是这等打”,暗示孙悟空觉得这种打斗方式过于粗鲁。“就打到来年打罢春”,则是说,如果强盗们一直这样打,那么时间会证明一切。“也是不当真的”,意味着孙悟空认为这种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那贼大惊道:“这和尚好硬头!”
“大惊”表示强盗们对于孙悟空的反应感到惊讶和震惊。“好硬头”,是对孙悟空坚韧不拔性格的称赞。
行者笑道:“不敢不敢,承过奖了,也将就看得过。”
“笑”表示孙悟空以幽默的方式回应强盗们的夸奖。“不敢”,是对赞扬的谦虚回应。“承过奖了”,是对强盗们给予的评价的认可。“也将就看得过”,则是说孙悟空虽然有些倔强,但也能勉强接受强盗们的赞美。
那贼那容分说,两三个一齐乱打,行者道:“列位息怒,等我拿出来。”
“那容分说”表示强盗们不愿意听孙悟空的解释。“两三个一齐乱打”,描绘了强盗们激烈的打斗场面。“行者道”,是孙悟空主动提出停止攻击的建议。“等我把拿出来”,是孙悟空承诺要展示他的财物来平息争端。
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
“耳中摸一摸”是孙悟空使用的一个动作描写,表示他通过耳朵来寻找物品。“拔出一个绣花针儿”,描绘了他迅速而巧妙地从自己的身上拔出一根细针的场景。“送”在这里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赠送。“这个针儿送你罢”是孙悟空向强盗们提出的和解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孙悟空试图用一个小小的礼物来化解双方的矛盾。
那贼道:“晦气呀!把一个富贵和尚放了,却拿住这个穷秃驴!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
强盗首领对于孙悟空的提议表示不满。“晦气呀”,是对孙悟空行为的讽刺。“把一个富贵和尚放了”,表明强盗们想要放走孙悟空,因为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富有的人。“却拿住这个穷秃驴”,则强调了强盗们想要抓住孙悟空的原因。“你好道会做裁缝?”是对孙悟空自称“出家人”的质疑。“我要针做甚?”则是说强盗们不明白为什么孙悟空要用一根针来交换他们的财物。
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幌了一幌,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那贼害怕道:“这和尚生得小,倒会弄术法儿。”
“听说”是对话中的转折词,表示强盗首领听到孙悟空的回答后的反应。“就拈在手中,幌了一幌”,描绘了孙悟空轻巧地变出一个棍状物体的动作。“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是对孙悟空变出武器的描述。“那贼害怕道”,表明强盗们对于孙悟空能够轻易变出武器感到惊讶和恐惧。“这和尚生得小,倒会弄术法儿”,是对孙悟空年轻且精通武艺的嘲讽。
行者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那贼上前来,又打了五六十下。
“将棍子插在地下”,描绘了孙悟空将武器暂时留在地面的情景。“两个贼上前抢夺”,描述了强盗们试图夺取武器的行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是对强盗们力量弱小的讽刺。这里的“蜻蜓撼石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力量小到无法动摇物体。“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是对孙悟空手中的武器进行详细描述,强调其重量之大。“那伙贼怎么知得?”是对强盗们缺乏常识的嘲笑。“大圣走上前”,描绘了孙悟空勇敢地走向前去的情景。“轻轻的拿起”,是孙悟空轻描淡写地拿起武器的动作。“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则是孙悟空施展了一个华丽的动作,展示了他在战斗中的敏捷和技巧。“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这是孙悟空对自己即将开始战斗的自信宣言。“那贼上前来,又打了五六十下”,描绘了强盗们在孙悟空的攻击下节节败退的情景。
行者笑道:“你也打得手困了,且让老孙打一棒儿,却休当真。”你看他展开棍子,幌一幌,有井栏粗细,七八丈长短,荡的一棍,把一个打倒在地,嘴唇揞土,再不做声。那一个开言骂道:“这秃厮老大无礼!盘缠没有,转伤我一个人!”行者笑道:“且消停,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又一棍,把第二个又打死了,唬得那众娄罗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你也要打得手困了”,是对强盗们无力抵抗的讽刺。“且让老孙打一棒儿”,是孙悟空提出暂停冲突,由他自己来结束战斗的建议。“你看他展开棍子”,描绘了孙悟空展示武器的动作。“幌一幌,有井栏粗细,七八丈长短”,是对孙悟空的武器进行详细描述,强调其长度和重量。“荡的一棍”,是孙悟空挥舞武器的动作描述。“把一个打倒在地”,是孙悟空成功击败敌人的场景描写。“嘴唇揞土”,是对强盗被打倒在地后的狼狈状态的描述。“再不做声”,是强盗被打到无法还嘴的状态。“那一个开言骂道”,是强盗们反击孙悟空的场景描写。“这秃厮老大无礼!盘缠没有,转伤我一个人!”是强盗首领对孙悟空的侮辱性评论。“且消停,且消停!”是对强盗们保持冷静的劝诫。“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是孙悟空威胁要逐一击败所有强盗的决心表达。“荡的又一棍,把第二个又打死了”,是孙悟空再次展示力量的场景描写。“唬得那众娄罗撇枪弃棍”,是强盗们受到惊吓后的反应描述。“四路逃生而走”是强盗们逃跑的场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