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索性等我祝他一祝。”攥着铁棒,望那坟上捣了三下,道:“遭瘟的强盗,你听着!我被你前七八棍,后七八棍,打得我不疼不痒的,触恼了性子,一差二误,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三藏见说出这般恶话,却又心惊道:“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起来?”行者道:“师父,这不是好耍子的勾当,且和你赶早寻宿去。”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

诗句

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译文

我切念着那尸骨裸露,我跟随去掩埋这坟墓。我将青竹折断作为香烛来点燃,没有光亮,却有一颗勤劳的心;我从顽石中取出石块作为施食,它无味,但有一颗真诚的心。你要在森罗殿上控告我们,将树木推翻去寻找它的根基。他的姓氏是孙,我的姓氏是陈,我们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姓氏里。冤仇有源头,债务有主人,请不要控告我这个取经的僧人。

注释

  • 切念:深切地考虑。
  • 掩土盘坟:掩埋死者的土和墓地。
  • 青竹:这里指香烛,通常用竹制成,竹子燃烧时会发出清香。
  • 折青竹为香烛:将青竹折断制作成香烛。
  • 顽石:粗糙或未经雕琢的石头。
  • 施食:施舍食物给饿者或施舍财物给他人。
  • 森罗殿:佛教用语,指地狱中的宫殿,用以形容阴间。
  • 兴词:提起诉讼,控告某人。
  • 倒树寻根:比喻深入探究事情的根源。
  • 姓孙,我姓陈:表明双方因不同姓氏而结仇。
  • 各居异姓: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姓氏里。
  • 冤有头,债有主:意指有冤有仇,有债有主,应该追究责任。
  • 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千万不要控告我这个取经的僧人,即孙悟空。

赏析

《西游记》中这一段描写了孙悟空对于自己与妖怪斗争后,对方诬告自己的情节。孙悟空虽然打死了两个强盗,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责任,反而挺身而出,主动向妖怪挑战,并在言辞中表现出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作者对正义的歌颂和对邪恶的憎恶。同时,通过这段对话,读者可以感受到唐僧师徒四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