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遂此把行囊马匹,都到草堂上,齐同唱了个喏,坐定。那妈妈儿贤慧,即便携转小儿,咐吩煮饭,安排一顿素斋,他师徒吃了。渐渐晚了,又掌起灯来,都在草堂上闲叙。长老才问:“施主高姓?”老者道:“姓杨。”又问年纪。老者道:“七十四岁。”又问:“几位令郎?”老者道:“止得一个,适才妈妈携的是小孙。”

长老:“请令郎相见拜揖。”老者道:“那厮不中拜。老拙命苦,养不着他,如今不在家了。”三藏道:“何方生理?”老者点头而叹:

“可怜!可怜!若肯何方生理,是吾之幸也!那厮专生恶念,不务本等,专好打家截道,杀人放火!相交的都是些狐群狗党!自五日之前出去,至今未回。”三藏闻说,不敢言喘,心中暗想道:

诗句:
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译文:
不要争着夸口,这里并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地方,我们还是进去吧!

注释:

  1. 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品质。
  2. 莫争讲——不要说,不要说。
  3. 抓乖弄俏之处——指那些卖弄风情、善于取悦他人的地方。
  4. 施主高姓?——请问您的姓氏。
  5. 止得一个,适才妈妈携的是小孙。——只有一个儿子,刚才妈妈带着的是他的孙子。
  6. 何方生理?——您的生计在哪里?
  7. 若肯何方生理,是吾之幸也!——如果您能提供一个地方谋生,那是我的荣幸。
  8. 那厮专生恶念,不务本等,专好打家截道,杀人放火!相交的都是些狐群狗党!自五日之前出去,至今未回。——那家伙总是想一些邪恶的念头,不务正业,专门去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和他交往的都是些坏人。从五天前离开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与一位老者之间的交流。老者虽然外貌不佳,但他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认为人的内在品质更重要。同时,他还向唐僧师徒透露了自己的遭遇和担忧。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