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忽见路北下有一座庄院。三藏用鞭指定道:“我们到那里借宿去。”八戒道:“正是。”遂行至庄舍边下马。看时,却也好个住场,但见:野花盈径,杂树遮扉。远岸流山水,平畦种麦葵。蒹葭露润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青柏间松争翠碧,红蓬映蓼斗芳菲。村犬吠,晚鸡啼,牛羊食饱牧童归。爨烟结雾黄粱熟,正是山家入暮时。长老向前,忽见那村舍门里走出一个老者,即与相见,道了问讯。那老者问道:
“僧家从那里来?”三藏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求经者。适路过宝方,天色将晚,特来檀府告宿一宵。”老者笑道:
“你贵处到我这里,程途迢递,怎么涉水登山,独自到此?”三藏道:“贫僧还有三个徒弟同来。”老者问:“高徒何在?”三藏用手指道:“那大路旁立的便是。”老者猛抬头,看见他们面貌丑陋,急回身往里就走,被三藏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老者战兢兢钳口难言,摇着头,摆着手道:“不不不不象人模样!是是是几个妖精!”三藏陪笑道:“施主切休恐惧,我徒弟生得是这等相貌,不是妖精!”老者道:“爷爷呀,一个夜叉,一个马面,一个雷公!”行者闻言,厉声高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那老者听见,魄散魂飞,面容失色,只要进去。三藏搀住他,同到草堂,陪笑道:“老施主,不要怕他。他都是这等粗鲁,不会说话。”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原文: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忽见路北下有一座庄院。三藏用鞭指定道:“我们到那里借宿去。”八戒道:“正是。”遂行至庄舍边下马。看时,却也好个住场,但见:野花盈径,杂树遮扉。远岸流水潺潺,平畦种麦葵。蒹葭露润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青柏间松争翠碧,红蓬映蓼斗芳菲。村犬吠,晚鸡啼,牛羊食饱牧童归。爨烟结雾黄粱熟,正是山家入暮时。长老向前,忽见那村舍门里走出一个老者,即与相见,道了问讯。那老者问道:“僧家从那里来?”三藏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求经者。适路过宝方,天色将晚,特来檀府告宿一宵。”老者笑道:“你贵处到我这里,程途迢递,怎么涉水登山,独自到此?”三藏道:“贫僧还有三个徒弟同来。”老者问:“高徒何在?”三藏用手指道:“那大路旁立的便是。”老者猛抬头,看见他们面貌丑陋,急回身往里就走,被三藏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老者战兢兢钳口难言,摇着头,摆着手道:“不不不不象人模样!是是是几个妖精!”三藏陪笑道:“施主切休恐惧,我徒弟生得是这等相貌,不是妖精!”老者道:“爷爷呀,一个夜叉,一个马面,一个雷公!”行者闻言,厉声高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那老者听见,魄散魂飞,面容失色,只要进去。三藏搀住他,同到草堂,陪笑道:“老施主,不要怕他。他都是这等粗鲁,不会说话。”
译文:
孙大圣内心怀恨,八戒和沙僧心中也有嫉妒之情,师徒三人相互猜疑,一同沿着大路向西行走。忽然之间,他们看到路的北边有个村庄。唐僧举起马鞭指向前方说:“我们到那里去投宿吧。”沙僧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一行人走到村庄边上下了马。走进一看,这里的环境还不错,到处都是野花和各种树木。远处可以看到小河在流淌,田里种植着麦子和向日葵。河边的芦苇被露水打湿了,许多鸥鸟停留在上面休息;杨柳轻轻摇曳,鸟儿也疲倦了就栖息在树上休息。青松与红蓬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中的狗叫声和鸡鸣声此起彼伏,放牧回家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烟雾袅袅升起,黄米饭已经煮好了。傍晚时分,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当老和尚走近那个村子的大门,突然看到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他上前迎接并询问道:“施主从何处来?”唐僧回答道:“我是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僧人,特地前往西天取经。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在此过夜。”老和尚笑着说:“您从远方而来,路程遥远,为什么还要涉水爬山来到我们这里呢?”唐僧解释道:“我还带着三个徒弟一同前来。”老和尚又问:“请问高徒在哪里?”唐僧指着路旁的大路上立着的一个身影说:“那是我的高徒孙悟空。”老和尚惊讶地看着那个身影,立刻抬头朝他们的方向看去。当他看清他们的模样后,脸色瞬间变得非常难看,急忙转身跑进了屋内躲避。被唐僧拉住后,他说:“老施主请不要害怕,我徒弟们虽然外表丑陋,但他们都不是妖怪。”老和尚仍然不相信地说:“哎呀呀,那三个怪物是什么?一个是夜叉,一个是马面,还有一个是雷公!”孙悟空听到这话,怒不可遏地大声叫道:“雷公是我孙儿,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老和尚听到这番话,吓得魂飞魄散,脸色变得惨白,几乎要冲进屋里面去。唐僧连忙抓住他,把他带到草堂上,温和地笑着对他说:“老施主,请别害怕。他们都是些粗鲁的人,不太会说话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陌生的村落,由于误会和误解,唐僧不得不面对一个看似善良实则心怀叵测的老人。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心理。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对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