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他师徒们立在这无火处,不遭雨湿。坐了一夜,次早才收拾马匹行李,把扇子还了罗刹,又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罗刹、土地俱感激谢恩,随后相送。行者、八戒、沙僧,保着三藏遂此前进,真个是身体清凉,足下滋润。诚所谓: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毕竟不知几年才回东土,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 行者道:孙悟空(孙行者)问道。
  • 当时问着乡人说:孙悟空询问当地村民得知的信息。
  • 这山扇息火:这山可以控制或熄灭火焰。
  • 只收得一年五谷:只能够维持一年的五谷丰收,之后火焰就会再次燃起。
  • 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罗刹(女魔头)说如果能够彻底消除火的根源,只需要连续扇动四十九次,火焰就可以永远不再出现。
  • 那山上大雨淙淙:扇动之后,山上的雨声潺潺。
  • 果然是宝贝:这把扇子果然有神奇的功效。
  • 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在有火的地方下雨,没有火的地方天气晴朗。
  • 他师徒们立在这无火处:孙悟空和他的弟子们在没有火的地方站立。
  • 不遭雨湿。坐了一夜:因此他们没有受到雨水的侵湿。
  • 次早才收拾马匹行李:第二天清晨才整理好马匹和行李准备上路。
  • 把扇子还了罗刹:将扇子还给了罗刹妖。
  • 又道:孙悟空又说道。
  • 老孙若不与你:孙悟空如果不给你这个扇子。
  • 恐人说我言而无信:担心别人说他说话不算数。
  • 你将扇子回山:你把扇子带回去,回到你的山中。
  • 休生事:不要再生事端。
  • 看你得了人身:希望你能够得到人类的身体。
  • 饶你去罢!:我饶恕你,放过你了。
  • 那罗刹接了扇子:罗刹妖接过了孙悟空的扇子。
  • 念个咒语:念一个咒语。
  • 捏做个杏叶儿:捏成了一个杏树叶的形状。
  • 噙在口里:含在嘴里。
  • 拜谢了众圣:向众仙感谢。
  • 隐姓修行:改换名字继续修行。
  • 后来也得了正果:最后也得到了正果。
  • 经藏:佛经。
  • 万古流名:流传千古。
  • 罗刹、土地:罗刹妖和土地神。
  • 感激:感激之情。
  • 相送:相互送别。
  • 保着三藏遂此前进:保护唐僧师徒前进。
  • 真个是身体清凉:确实感到非常清凉。
  • 足下滋润:脚下非常湿润。
  • 诚所谓:真是如此。
  • 坎离既济真元合:阴阳平衡,五行合一。
  • 水火均平大道成:水火调和,成就大道。
  • 不知几年才回东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到东土大唐。
  • 且听下回分解:暂且等待下一回的故事展开。

译文

孙悟空问道:“我当时问过当地的村民,这山里的扇子可以平息火焰,但每年只能维持庄稼五谷的丰收,之后火焰又会重新燃起。如何能彻底消除火源呢?”女魔头回答:“如果能够切断火的根源,只需要连续扇动四十九次,火焰就能永远不再出现。”孙悟空听后,用力地扇动扇子,只见山上大雨哗哗地下起来,果然是神奇的宝物。有火的地方下雨,没有火的地方天空晴朗。他的徒弟们站在没有火的地方,没有被雨淋湿。过了一夜后,他们整理好马匹和行李准备出发。将扇子还给女魔头后,孙悟空又叮嘱她不要生事,希望她能获得人类的身体并得到原谅,随后便带着罗刹和她的徒弟们离开了这个地方。

赏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古典神话故事,描绘了孙悟空在与妖魔斗争的过程中,机智应对、智勇双全的形象。故事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奇幻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如“水火既济”等理念。孙悟空的这一行为,不仅是为了保护师傅和师兄弟的安全,更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和平,展现了其英雄的胸怀和大义。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理解,以及对于和谐共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