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闻言,点头叹道:“这桩事暗昧难明。一则是朝廷失政,二来是汝等有灾。既然天降血雨,污了宝塔,那时节何不启本奏君,致令受苦?”众僧道:“爷爷,我等凡人,怎知天意?况前辈俱未辨得,我等如何处之!”三藏道:“悟空,今日甚时分了?”行者道:“有申时前后。”三藏道:“我欲面君倒换关文,奈何这众僧之事,不得明白,难以对君奏言。我当时离了长安,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今日至此,遇有受屈僧人,乃因宝塔之累。你与我办一把新笤帚,待我沐浴了,上去扫扫,即看这污秽之事何如,不放光之故何如,访着端的,方好面君奏言,解救他们这苦难也。”这些枷锁的和尚听说,连忙去厨房取把厨刀,递与八戒道:“爷爷,你将此刀打开那柱子上锁的小和尚铁锁,放他去安排斋饭香汤,伏侍老爷进斋沐浴。我等且上街化把新笤帚来与老爷扫塔。”八戒笑道:“开锁有何难哉?不用刀斧,教我那一位毛脸老爷,他是开锁的积年。”行者真个近前,使个解锁法,用手一抹,几把锁俱退落下。那小和尚俱跑到厨中,净刷锅灶,安排茶饭。三藏师徒们吃了斋,渐渐天昏,只见那枷锁的和尚,拿了两把笤帚进来,三藏甚喜。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二回,主题是关于扫塔的故事。三藏(唐僧)被枷锁的小和尚们所困扰,他们因为宝塔的污损而受苦。在这个故事中,三藏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用新笤帚去扫塔,来查看污染的程度,并寻找解决方法来解救这些受困的僧人。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三藏闻言,点头叹道:“这桩事暗昧难明。一则是朝廷失政,二来是汝等有灾。既然天降血雨,污了宝塔,那时节何不启本奏君,致令受苦?”
注释:这里的“暗昧难明”表示事情的真相难以辨认。三藏提到朝廷的失政和僧人的灾难,并暗示这是由于天意造成的。同时,他建议通过上书皇帝来解决这些问题。众僧道:“爷爷,我等凡人,怎知天意?况前辈俱未辨得,我等如何处之!”
注释:小和尚们表示他们作为凡人无法理解天意,也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前的情况。三藏道:“悟空,今日甚时分了?”
注释:三藏询问悟空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可能是在问悟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行动的时间。行者道:“有申时前后。”
注释:孙悟空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示行动可以在申时前后开始。三藏道:“我欲面君倒换关文,奈何这众僧之事,不得明白,难以对君奏言。我当时离了长安,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今日至此,遇有受屈僧人,乃因宝塔之累。”
注释:三藏想要亲自向皇帝汇报情况,但是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难以向皇帝说明问题。他提到了自己曾在法门寺立下的愿望,即遇到寺庙就会烧香拜佛,遇到宝塔就会清理。行者听后,笑道:“八戒快取火来点着,我与你一同下去打扫。”
注释:孙悟空让猪八戒去厨房取火,因为他需要用到火来清理宝塔。八戒笑道:“开锁有何难哉?不用刀斧,教我那一位毛脸老爷,他是开锁的积年。”
注释:猪八戒笑着开玩笑,表示他自信能够轻松打开铁锁,因为他曾经是专门负责开锁工作的。行者真个近前,使个解锁法,用手一抹,几把锁俱退落下。
注释:孙悟空亲自上前,使用了一个解锁的方法,用手一抹就把几把锁都打开了。那小和尚俱跑到厨中,净刷锅灶,安排茶饭。
注释:被释放的小和尚们跑到厨房准备食物,清洗锅具。三藏师徒们吃了斋,渐渐天昏,只见那枷锁的和尚,拿了两把笤帚进来,三藏甚喜。
注释:吃完斋饭后,天色渐渐变暗,被枷锁的小和尚们拿着两把笤帚进来,三藏感到很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困境的场景。三藏和徒弟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他们不仅需要了解情况,还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故事的幽默感,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合作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