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倚汉,突兀凌空。正唤做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梯转如穿窟,门开似出笼。宝瓶影射天边月,金铎声传海上风。但见那虚檐拱斗,绝顶留云。虚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凤;绝顶留云,造就浮屠绕雾龙。远眺可观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层层门上琉璃灯,有尘无火;步步檐前白玉栏,积垢飞虫。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尽绝;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蒙。炉中多鼠粪,盏内少油熔。只因暗失中间宝,苦杀僧人命落空。三藏发心将塔扫,管教重见旧时容。

唐僧用帚子扫了一层,又上一层。如此扫至第七层上,却早二更时分。那长老渐觉困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孙替你扫罢。”三藏道:“这塔是多少层数?”行者道:“怕不有十三层哩。”长老耽着劳倦道:“是必扫了,方趁本愿。”又扫了三层,腰酸腿痛,就于十层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净下来罢。”行者抖擞精神,登上第十一层,霎时又上到第十二层。正扫处,只听得塔顶上有人言语,行者道:“怪哉,怪哉!这早晚有三更时分,怎么得有人在这顶上言语?断乎是邪物也!且看看去。”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第六十二回,主题是关于扫塔和缚魔归正的故事。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峥嵘倚汉,突兀凌空。

  • 峥嵘倚汉:形容塔身高耸,与汉朝相比显得格外高大。
  • 突兀凌空:形容塔的突兀和高耸入云。

正唤做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

  • 五色琉璃塔:用五色的琉璃建造的塔。
  • 千金舍利峰:舍利是指佛陀的遗骨或舍利子(佛祖释迦牟尼的遗物),这里指塔顶上的珍贵宝物。

梯转如穿窟,门开似出笼。

  • 梯转如穿窟:梯子像穿过洞穴一样弯曲。
  • 门开似出笼:门开启像是从笼子里出来的鸟儿。

宝瓶影射天边月,金铎声传海上风。

  • 宝瓶影射天边月:宝瓶的影子投射在天空中,好像月亮。
  • 金铎声传海上风:金铃的声音随风传遍海洋。

但见那虚檐拱斗,绝顶留云。

  • 虚檐拱斗: 塔檐上雕刻着斗的形状。
  • 绝顶留云:塔的最高点保留着云雾。

虚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凤;绝顶留云,造就浮屠绕雾龙。

  • 虚檐拱斗: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石头看起来像是在穿花。
  • 绝顶留云:通过设计使得塔尖像是云雾缭绕的。

远眺可观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

  • 远眺可观千里外: 从高处远眺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景象。
  • 高登似在九霄中: 从塔上攀登就像是在九重天之上。

层层门上琉璃灯,有尘无火;步步檐前白玉栏,积垢飞虫。

  • 层层门上琉璃灯:每一层门上都挂着琉璃灯笼,虽然看起来没有火焰但依然明亮。
  • 步步檐前白玉栏:每一级台阶前的栏杆都是白玉制成,上面布满了污垢和虫子。

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尽绝;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蒙。

  • 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尽绝:塔内部已经没有香烟。
  • 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蒙:窗外的神龛上蜘蛛网缠绕。

炉中多鼠粪,盏内少油熔。

  • 炉中多鼠粪:炉子里面有很多老鼠屎。
  • 盏内少油熔:油灯里面几乎没有油了。

只因暗失中间宝,苦杀僧人命落空。三藏发心将塔扫,管教重见旧时容。

  • 只因暗失中间宝:因为塔内丢失了珍贵的宝物。
  • 苦杀僧人命落空:这使僧人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们失去了珍贵的宝物。
  • 三藏发心将塔扫:唐僧发心要把塔扫除干净。
  • 管教重见旧时容:只要把塔扫除干净,就能够让塔恢复原貌。

这首诗描绘了唐僧和他的弟子孙悟空一起扫除一座废弃寺庙里的宝塔,最终找到并恢复了塔内的佛教圣物的过程。诗中充满了神秘感和冒险精神,展现了唐僧和弟子们克服困难,完成使命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