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莲花座上装佛祖者乃是个妖王,众阿罗等都是些小怪。遂收了佛祖体象,依然现出妖身,将三众抬入后边收藏,把行者合在金铙之中永不开放,只搁在宝台之上,限三昼夜化为脓血。化后,才将铁笼蒸他三个受用。这正是:
碧眼猢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
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那时群妖将唐僧三众收藏在后,把马拴在后边,把他的袈裟僧帽安在行李担内,亦收藏了,一壁厢严紧不题。
却说行者合在金铙里,黑洞洞的,燥得满身流汗,左拱右撞,不能得出,急得他使铁棒乱打,莫想得动分毫。他心里没了算计,将身往外一挣,却要挣破那金铙,遂捻着一个诀,就长有千百丈高,那金铙也随他身长,全无一些瑕缝光明。却又捻诀把身子往下一小,小如芥菜子儿,那铙也就随身小了,更没些些孔窍。他又把铁棒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幡竿一样,撑住金铙。他却把脑后毫毛选长的拔下两根,叫“变!”即变做梅花头五瓣钻儿,挨着棒下,钻有千百下,只钻得苍苍响亮,再不钻动一些。行者急了,却捻个诀,念一声“唵蓝静法界,乾元亨利贞”的咒语,拘得那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在金铙之外道:“大圣,我等俱保护着师父,不教妖魔伤害,你又拘唤我等做甚?”行者道:“我那师父,不听我劝解,就弄死他也不亏!但只你等怎么快作法将这铙钹掀开,放我出来,再作处治。这里面不通光亮,满身暴燥,却不闷杀我也?”众神真个掀铙,就如长就的一般,莫想揭得分毫。金头揭谛道:“大圣,这铙钹不知是件什么宝贝,连上带下,合成一块。小神力薄,不能掀动。”行者道:“我在里面,不知使了多少神通,也不得动。”
诗句
碧眼猢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
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译文
碧眼猢狲能辨别真假,禅宗中的意象拜倒在金身之前。盲目的黄婆与痴迷的木母一同参悟佛法,讨论教义。邪恶的妖怪利用力量欺凌本性,心怀恶意的恶魔欺骗了天地间的神祇。真正的佛法虽然微小,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误入歧途,枉费了自己的生命。
注释
- 碧眼猢儿:指孙悟空,因为他的眼睛是碧绿色的,像猴子的眼睛。
- 禅机: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 黄婆:通常指佛陀或佛祖的形象,这里可能指的是佛教的象征之一。
- 木母:在道教中,木母代表大地,是母亲的象征。
- 邪怪生强欺本性:描述妖邪利用自己的力量欺凌众生。
- 魔头:指那些邪恶的、具有强大魔力的人或事物。
- 道小魔头大:强调了佛法虽然微小,但包含的力量却非常大。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讽刺和哲理的诗。通过描写孙悟空被封印在金铙之中的场景,表达了对某些宗教或修行者行为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孙悟空和其他角色的行为描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宗教修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