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三藏别了朱紫国王,整顿鞍马西进。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师徒们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见一座庵林,三藏滚鞍下马,站立大道之旁。行者问道:“师父,这条路平坦无邪,因何不走?”八戒道:“师兄好不通情!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三藏道:“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行者笑道:“你看师父说的是那里话。你要吃斋,我自去化,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父去化斋之理?”三藏道:“不是这等说。平日间一望无边无际,你们没远没近的去化斋,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应,也让我去化一个来。”八戒道:“师父没主张。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儿苦,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三藏道:“徒弟啊,今日天气晴明,与那风雨之时不同。那时节,汝等必定远去,此个人家,等我去,有斋无斋,可以就回走路。”沙僧在旁笑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八戒依言,即取出钵盂,与他换了衣帽。拽开步,直至那庄前观看,却也好座住场,但见——
解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一段描写,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师徒四人在旅途中遇到一家小庵的情景。
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 “话表三藏别了朱紫国王,整顿鞍马西进。”
三藏: 唐僧的称呼。
朱紫国王: 可能指的是国王的名字,或是一个比喻,指代一个重要的地方或国家。
整顿鞍马: 整理好马匹和行李准备出行。
西进: 向西行进,表示前往西方取经的旅程。
第二句: “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
行彀: 行走、行进。
山原: 指山脉和平原。
秋去冬残: 秋天结束,冬天到来。
春光明媚: 春天阳光明媚。
第三句: “师徒们正在路踏青玩景。”
踏青: 春天时外出赏花游玩的活动。
玩景: 欣赏风景。
第四句: “忽见一座庵林,三藏滚鞍下马,站立大道之旁。”
庵: 佛教中的小屋,多用作修行或居住。
林: 树木聚集的地方。
滚鞍下马: 形容三藏非常疲惫,放下鞍马,步行休息。
接下来五句: 描述了三藏、八戒和沙僧与庵里的和尚的对话。
最后一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父去化斋之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表示尊敬师父,认为师父就像父亲一样重要。
高坐: 意指坐着不动,不亲自参与。
教师父去化斋: 师父作为长辈,去化斋吃,显示了师徒之间的尊重和谦卑。
赏析:
这段描述体现了《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性格的不同侧面,如三藏的沉稳、八戒的直率和沙僧的谨慎等。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师徒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