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对唐僧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那三藏才与八戒、沙僧领御斋,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慌得沙僧上前搀住,只叫:“师父苏醒,师父苏醒!”八戒道:“有甚祸事?有甚祸事?你慢些儿说便也罢,却唬得师父如此!”行者道:“自师父出朝,老孙回视,那国丈是个妖精。少顷,有五城兵马来奏冷风刮去小儿之事。国王方恼,他却转教喜欢,道这是天送长生与你,要取师父的心肝做药引,可延万年之寿。那昏君听信诬言,所以点精兵来围馆驿,差锦衣官来请师父求心也。”八戒笑道:“行的好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阴风,今番却撞出祸来了!”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行者道:“既如此,不必迟疑。”教:“八戒,快和些泥来。”那呆子即使钉钯,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掳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团臊泥,递与行者。行者没奈何,将泥扑作一片,往自家脸上一安,做下个猴象的脸子,叫唐僧站起休动,再莫言语,贴在唐僧脸上,念动真言,吹口仙气,叫:“变!”那长老即变做个行者模样,脱了他的衣服,以行者的衣服穿上。行者却将师父的衣服穿了,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变作唐僧的嘴脸,八戒沙僧也难识认。正当合心装扮停当,只听得锣鼓齐鸣,又见那枪刀簇拥。原来是羽林卫官,领三千兵把馆驿围了。又见一个锦衣官走进驿庭问道:“东土唐朝长老在那里?”慌得那驿丞战兢兢的跪下,指道:“在下面客房里。”锦衣官即至客房里道:“唐长老,我王有请。”八戒沙僧左右护持假行者,只见假唐僧出门施礼道:“锦衣大人,陛下召贫僧,有何话说?”锦衣官上前一把扯住道:“我与你进朝去,想必有取用也。”咦!这正是:妖诬胜慈善,慈善反招凶。毕竟不知此去端的性命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及译文

1. 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对唐僧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

译文: 孙悟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振翅飞奔到馆驿,变回了本形,向唐僧叫道:“师父,有大祸临头!”

2. 那三藏才与八戒、沙僧领御斋,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

译文: 唐僧刚和猪八戒、沙僧一起吃过斋饭,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飞魄散,头晕目眩。

3. 慌得沙僧上前搀住,只叫:“师父苏醒,师父苏醒!”

译文: 急忙中,沙僧上前搀扶唐僧,不停地呼唤:“师父!快醒醒!快醒醒!”

4. 八戒道:“有甚祸事?有甚祸事?你慢些儿说便也罢,却唬得师父如此!”

译文: 猪八戒疑惑地问:“什么大祸事?你慢慢说就好吧,为什么吓得师父这么慌张?”

5. 行者道:“自师父出朝,老孙回视,那国丈是个妖精。少顷,有五城兵马来奏冷风刮去小儿之事。国王方恼,他却转教喜欢,道这是天送长生与你,要取师父的心肝做药引,可延万年之寿。”

译文: 孙悟空回忆师父出门时的场景,说那国丈其实是妖怪,不久有五城的兵马前来奏报说一阵冷风吹走了一个小孩,但国王对此十分恼怒,后来却听说是上天赐给唐僧长生不老的药引,要用他的心肝来炼制。

6. 那昏君听信诬言,所以点精兵来围馆驿,差锦衣官来请师父求心也。”

译文: 这个昏君听了奸臣的谗言,于是派精兵包围了驿馆,又派遣锦衣官员来邀请唐僧求长生不老的心药。

7. 八戒笑道:“行的好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阴风,今番却撞出祸来了!”

译文: 猪八戒笑道:“你做得真好!真是救了一个好孩子,这风吹得真好!这次却真撞到了一个祸事!”

8. 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译文: 三藏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拉着孙悟空请求他帮助解决这个困境。

9. 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

译文: 孙悟空说:“要想保全性命,就得你们变成我的徒弟,我变成你们的师傅,这样才可以避免灾难。”

10.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译文: 三藏回答说:“如果你能救我一命,我愿意成为你的徒弟和你一同修行。”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中的故事情境。诗中通过描绘行者(孙悟空)和师徒三人的反应,生动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的焦虑、求助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诗中的“阴神”、“妖邪”等元素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政治斗争以及人性探讨的复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